七月,忙期末,忙论文,忙跑来跑去,看的真心少。不过,还是有几部好玩的,随便一说。
1、《锡尔斯玛利亚》(2014)
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和暮光女小K联合主演。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戏中戏”的套层结构:真实生活中,比诺什饰演一个中年女演员,小K演她助理。比诺什要重拍一部戏剧,讲述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年轻女人之间的故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微妙得很:既充满吸引,又伴随对立。年轻女人试图取代中年女人在公司中的地位。有趣的是,比诺什的角色早年声名鹊起正因扮演了戏中的年轻女人,而这一次,她被邀请扮演中年女人。她不想走出年轻女人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在于助理小K的读剧本过程当中,两人的表现真假难辨。而,最后的最后,当比诺什走出这种困兽心理时,小K不见了。没错,这个人物就这般莫名其妙、毫无征兆地消失了,不交代她的结局,也不确定这个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过。影片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两个女人之间波澜不惊的对话,排戏,互动。但是表演细腻,细节丰富,让人能够沉浸下来细细体味。
2、《少女哪吒》(2015)
影评人李霄峰转型做导演的试水之作。画面是颇有质感的,和同期大多数华语电影相比,还是很能体现其艺术特质的。但是,我觉得稍微有些做作,明显看得出导演是以迷影心态在创作,有些符号用的算是独具匠心,可是故事讲得实在晦涩,以至于主线不甚明了,两个女孩的性格塑造显得并不差异分明。两个女孩的表演是讨人喜欢的,她们不必用力过猛,就能让人感到一种单纯的美好。所以,虽然情结沉闷,也不至于让人无聊。还有符号的使用,也是没头没尾,就像开端和结尾的那匹马,给人一种“明知道导演是要说点啥,可是他到底要说啥”的不爽感。但是,anyway,还是期待每年都有这样的艺术小片出现,好歹给浊气逼人的大华语影坛带来丝丝凉风。
3、《蚁人》(2015)
情节很简单咯,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也能看出本片实在有点缺钱:女主角真是近年大片中姿色最平庸的。男主也略微有点大众脸(表打我),和克里斯·埃文斯、小唐尼等等一比,真是路人资质。但是!因为埃德加·赖特的编剧加盟,还是颇有风格的。男主角的逗比和星爵有的一拼,不过比星爵还惨的是:他是个离了婚入过狱的大叔loser。“火与冰激凌”三部曲当中常出现的快速剪辑,在本片中亦有借鉴,可爱至极。讲真,我对漫威凑集一堆大明星来假惺惺地演超级英雄电影的模式也有点厌倦了,来电简简单单又好笑的如《蚁人》这种,倒是很受用。
4、《新女友》(2014)
弗朗索瓦·欧容去年的作品。情节很欧容:一对一起成长的好闺蜜Lara和Clair,互相结婚有了归宿。Lara产后生病去世,丈夫David和Clair都悲痛欲绝。一次偶然,Clair发现David喜好异装。为了Lara的女儿,Clair隐瞒了这个秘密,从私心上来说,她也从David的身上看到了昔日Lara的影子。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Clair的生活陷入一段乱麻......欧容这两年影片中,探讨性别的流动性议题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另外,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他可以不动声色地将很多好莱坞的技法融入到法国电影中,具有很强的可看性,又不失其韵味。
5、《迷你兵团》(2015)
就是小黄人大电影咯。品质尚可。等上映了你们自己去看吧。
6、《头脑特工队》(2015)
真的是超级精彩的皮克斯新作啊!我曾经写过:皮克斯最擅长的是解构现实生活,比如《玩具总动员》啦,《怪物电力公司》啦,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展开合理想象,精巧又迷人。而到了《勇敢传说》这种太写实的风格,反而没意思。那这部又回到了前者的路数上,所以品质上乘。这部影片是对通俗心理学知识的具象化,梗很多,笑料足,并且传达的主题也着实积极正面:悲伤是一种必要的情绪。等大陆上映了准备去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