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 2009)。男主人公Henry患有“时空错位症”,在时间中穿行且不能受自主意识的控制。28岁时他遇到未来的妻子,20岁的Claire,而Claire却说小时候就认识了他。结婚几年后,他在时光旅行中,遇到了6岁的Claire。男主人公就在不同的年龄在非线性的时空内遇到不同年龄的妻子。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的爱情受到巨大的考验。
另一部片子也很有趣:《初恋50次》(50 First Dates,2004)。女主人公Lucy因为脑部受伤失去短期记忆的能力,记忆力只能持续一天。而男主人公Henry是一个只和来夏威夷岛度假的女人进行短期交往的男人。而特别的Lucy让Henry产生了想保持稳定关系的愿望,但也成了Henry的克星:第二天Lucy永远记不得昨天遇到的Henry。Lucy生活在一个环形的时间内,没有前进,没有未来;而Henry生活在线性的时间内,每天都在前进。他们是相离的圆和直线,相交只能在一点。
因为《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爱上美国蓝调女王Charlene Duncan的<I've Never Been To Me>。这本是一首充满女性觉醒的歌曲,逃离家庭的桎梏,逃离社会的压迫,但是在《沙漠妖姬》中却成为了三个变装皇后的心声歌曲,潇洒而忧伤,极具感染力。
现在看来,当年TF首次采访贝尔的时候,他的事业恰巧处于一个正要起飞的时期。当然,他不是个新人。贝尔的第一次“触电”是13岁时,参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二战为题材的电影《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他饰演一个在中国日统区求生存的男孩。之后,他出演了几部憋足的音乐剧(《报童传奇》Newsies和《摇摆狂潮》Swing Kids),经历了沉淀期(出演了《小妇人》Little Woman和《淑女本色》Portrait Of A Lady)。1998年,他开始尝试冒险,最初是在托德·海因斯的影片《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当中。他的角色亚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与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的迷幻摇滚乐手之间有诸多情愫。从那时开始,贝尔的目光就望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贝尔的冒险精神不仅限于简单地在塑形方面。饰演美国精神病人贝特曼、蝙蝠侠和鲍勃·迪伦(《我不在这儿》I'm Not There中),甚至耶稣(《圣母玛利亚的故事》Mary, Mother of Juses)、约翰·寇那(《终结者2018》Terminator Salvation),贝尔并不惧怕饰演经典角色。同样地,他也出演了一些名著改编经典(如《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战地情人》),或者一些经典舞台剧的改编电影(如《杀戮战警》Shaft、《决战犹马镇》3:10 To Yuma)。“最终决定是否去演,我大多靠直觉。”贝尔说,“有时候你得听从你的内心,而不是你的大脑。”
即使在那些他挑大梁演主角的影片中,比如关于屠龙高手的史诗影片《火焰末日》(Reign Of Fire)、仅次于《黑客帝国》的精彩影片《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中,他没什么突破的演出也让他差点自毁前程。“当时一个诱人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部电影赶快出现,能迫使我、让我找到其他事情去做。”贝尔在都柏林为《火焰末日》做宣传的时候对TF这样说。但是,如果《火焰末日》和《撕裂的末日》(史诗片和科幻片)都不卖座的话,下一个摆在贝尔面前的选择就到了动作片。恰在此时,克里斯托弗·诺兰也为自己重启华纳兄弟的经典“蝙蝠侠”系列而跃跃欲试。这部电影就是20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
贝尔却反对这种比较:“其实我一般不会考虑我所饰演过的角色之间的联系。每当我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会忘掉所有其他演过的角色。我觉得对饰演的角色抱有一种淳朴的、仿佛第一次出演电影一般的心态挺好的。”这倒是真话,因为贝尔有一种将自己过去的演出经历一扫而光的特殊能力。从这部《蝙蝠侠:侠影之谜》开始,贝尔相继出演了泰伦斯·马利克有关殖民背景的影片《新世界》(The New World),从《非常时期》(Harsh Times)中精神错乱的骑警,到《拯救黎明》中的英雄飞行员,再到他与诺兰二度携手的《致命魔术》(Prestige)当中那个冷酷的魔术师。这个角色让贝尔想起自己的祖父,老人家曾经也是个魔术师。
如果说是这次“令人满意的经历”引领贝尔重新回到好莱坞的视线中,贝尔马不停蹄地接戏更让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迈克尔·曼的《全民公敌》(Public Enemies)中演过温文尔雅的FBI探员后,去年贝尔又在张艺谋导演的以二战为背景的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The Folwers Of War)中饰演了一个灰头土脸的流浪汉。仿佛一个轮回,《太阳帝国》后的25年里,贝尔证明了自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释放他的演技。“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个只有我一个人说着不同语言的地方表演,我不是不紧张,只是我适应得比较快。”他这么说。
最近传出贝尔即将和《疯狂的心》(Crazy Heart)导演斯科特·库珀合作新片《逃出熔炉》(Out Of The Furnace)的消息,看来贝尔丝毫不想停下来喘口气。“你想看到演员不断挑战自己,拿出新的东西。”他说。“很显然,有的时候人可能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但我所崇拜的那些人,他们都在不断努力进步。有时,这样可能事与愿违,但是一旦这招凑效,那将是值得铭记的一段时光,好像运气会总是与你同在。”对于这个专属于我们时代的黑暗骑士来说,任何对他的盖棺定论都还为时过早。
每年的二月下旬,这场如期而至的颁奖礼之所以没有在电视收视率保卫战中沦为鸡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制片与制作方深谙电视传播的规则——当然了,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比好莱坞更懂如何吸引眼球如何制造爆点如何娱乐至死。多少年来,主持人都是衡量这届奥斯卡好不好看的重要因素之一。“贱熊”赛思·麦克法兰的主持风格成功引起了争论(批评也比没回应强)。拿“女性”、“政治”、“丑闻”等敏感话题开涮,虽然没有一个包袱能让人捧腹不已,不过好歹把这三个多小时填充得不太无聊。《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资深记者Scott Feinberg评价麦克法兰的表现“还成(OK)”,最起码他唱了,跳了,“观众宁愿看一个被舆论抛到风口浪尖上的颁奖礼,也不愿看一个中规中矩但政治正确的颁奖礼。”尽管麦克法兰采取的很多桥段都难免“三俗”的口味(那首黑遍好莱坞女星的We Saw Your Boobs,结尾曲“献给所有的失败者”啥的),但事实证明好莱坞又一次成功了:尼克尔森调查公司公布的收视率统计,今年共有4030万人观看了ABC直播,比去年高出约两个百分点,成为2010年以来的新高。同时,18岁到34岁的观众也达到六年来的最高,作为广告商最重视的观众群体——19至49岁的观众收视率比去年上涨11%(新华网)。麦克法兰在留住年长观众的同时,吸引了更多年轻的观众——自83届启用安妮公主和弗兰兰主持开始,颁奖礼制片方难掩想拉拢年轻观众群体的野心,今年麦克法兰用收视率证明,奥斯卡没雇错他。并且,Feinberg预测,麦克法兰极有可能再次被召回主持下一届奥斯卡。
看过,回家马上翻出《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重看一遍。被《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很多小巧的“致敬”之处勾起会心一笑。比如《西雅图夜未眠》中,汤姆·汉克斯在帝国大厦顶端找到儿子时,对他说:走,回家吧,也许我们还会养只狗。而《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汤唯饰演的文佳佳幻想着和吴秀波饰演的Frank以及他的小女儿一起生活时,也说,一家三口人,加上一只狗,美国电影里不都是这么演的么。再比如阿拉斯加大闸蟹也在《西雅图夜未眠》中露了脸XD
这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但总是生活拮据的年轻人。他们信奉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不在乎物质,但今朝有酒今朝醉,仿佛公社一般,有钱同使,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所有的这些,从那首我个人认为是全剧最精彩的华章《La Vie Boheme》(向波西米亚致敬)一首歌中可以充分展现出来。你可以看到他们奉为的精神导师:苏珊·桑塔格(美国评论家,女同性恋),玛雅·安哲卢(美国作家,诗人,政治活动家),史蒂芬·桑坦(美国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区故事》、《理发师托德》)等等等等。这些思想领袖、行为艺术家用自己的一生教会后人怎样打破禁忌,找寻自我,追求性解放。
Mimi出场的一段是向Roger借火点蜡烛,她敲门闯入Roger的生活,将Roger从艾滋的病痛和灵感枯竭的苦闷中解脱出来。“Light My Candle”(点亮我的蜡烛)是男女对唱,节奏轻快。而”点燃蜡烛“这个动作也象征着“点燃生命之火”的意味。Mimi像一只小野猫,她美丽高傲,恣意人生。05电影版中,Mimi的扮演者是Rosario Dawson,丹尼·鲍尔现任的女朋友。而莫文蔚也曾在本剧的亚洲巡演中出演过Mimi。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08版里面的Renee Goldsberry,年轻漂亮,充满野性,恰到好处。
其他演员,两个版本也都很称职,很精彩。两个Roger(Adam Pascal & Will Chase)都是帅哥无疑,两个Mark(Anthony Rapp & Adam Kantor)都是睿智风趣的人。虽然08版的Adam Kantor非常年轻,不过功力了得。
08版谢幕的时候,所有首演的演员(除了Roger的扮演者Adam Pascal 没出现。我查了下维基,发现08年他有三部影片上映,应该是忙得脱不开身TAT)都到台上来一起合唱主题曲“Seasons of Love",这种情景简直让人泪崩。十年,尽管演员换了,不过那股波西米亚的精神还留在舞台上,并将永远留在舞台上。
本片的卡司是纯镀金的。除了以上提到的老戏骨Stanley Tucci, Jeremy Irons,另有Kevin Spacey, Demi Moore, Paul Bettany等,所有演员得过的奖杯够摆上一桌。《星际迷航》的大副史波克Zachary Quinto在里面只能算个小咖。不过还是因为Quinto的公司看上了这个剧本,才有了投资与后面的一切,Quinto本人也是本片的制片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