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Cinephile·电影手札
Viewing all 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三角恋》:论三角形的稳定性

$
0
0
    

     《三角恋》是汤姆·提克威在拍《云图》之前的一部作品,也是他近十年来第一部德语作品。极简主义并带点荒诞色彩的柏林,搞怪又张力十足的人物关系,以及那精妙而扣人心弦的电音配乐,一切都不能不让人回想起15年前那部横空出世的《罗拉快跑》。诚然,《三角恋》中,还是可以看到提克威一贯的个人小小符号:足球比赛、电话、电视、自言自语、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不同人生之间的蝴蝶效应、巧合、用多重照片表现事情发展、死亡。开头处,男女主人翁躺在床上探讨爱情与死亡的话题,简直就像导演在对过去的自己喊话。而其中那幕足球比赛后众人在小酒馆中聚餐的场景让人充分相信这与《云图》中那幕球迷混战的场景必然出自一个导演之手。

    影片内容聚焦柏林的一对中年情侣,同居二十年,终于要谈婚论嫁。丈夫西蒙得了睾丸癌,切出手术那天妻子汉娜勾搭上一个做生物科技的帅哥亚当。无巧不成书,手术后,一次游泳时,西蒙也结识了亚当。然后,三个人就在彼此以为对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了这段双向出轨的荒诞恋情。直到发现自己怀孕了的汉娜冲进亚当的公寓,迎面看到了从卧室中走出来的西蒙......
    近年来的欧洲爱情电影屡屡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三人行的可能性。2009年西班牙的《地中海厨娘》,2010年意大利的《我行我素》,2012年西班牙的《天使的性》,甚至2008年老爷子伍迪·艾伦在西班牙拍的那部《午夜巴塞罗那》都深深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这些影片的共性除了带着欧洲人夸张的自嘲与豪放的性爱镜头,更重要对于结尾的处理带着一种乌托邦式的乐观。单纯探讨两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一贯标榜独立、前卫与解放的欧洲电影。这似乎是性解放运动与LGBT平权运动发展了近四十年后的今天必然出现的一种结果。这是西方新的伦理危机还是两性关系的新出路?我不知道。但电影的作用不只是批判或者讽刺,电影也在对探讨未来的若干种可能性。

     影片中的妻子汉娜来自原奥匈帝国的奥地利,丈夫西蒙则是纯粹的西德人,两人共同的情人亚当来自分裂时期的东德。提克威本人对影片有一重政治方面隐喻的解释:“这种安排是要说明德国原先的分裂历史,因为这两个人说的都是德语,但是他们的文化背景并不一样,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种种故事。影片中有三个人,每一个人都被拆成了两个部分。夫妻双方各有一半属于对方,还有一半属于自己的情人,而情人则更是两个部分——他的两个部分正好给了这对夫妻。这就好像是分裂的德国,只有一半属于对方,另一半则名花有主。在这对夫妻的中间夹进一个具有双重‘性别’的角色,也就是那个和妻子有外遇,和丈夫同性恋的男人,则更加彻底地体现出来了这种历史的痕迹,因为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去接受一个完全不同的同胞的经历。”

     有人会诟病这部影片节奏的繁复与拖沓。的确,影片和提克威之前那种快节奏、单线索、剧情集中的风格大有不同。影片事无巨细地描述德国夫妇的日常生活。那些关于弗洛伊德的探讨、关于吉尔伯特和乔治的调侃、关于《卡门》配乐《爱情是这小鸟》的运用等处处体现了导演的鬼马与德国人的小幽默(有那么一瞬间差点以为被伍迪·艾伦附体),也让影片呈现出浓厚的知识分子气质。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提克威一以贯之的精神还是在的。影片中,银幕多次被划分为不同的独立区域,同时上演看似不相关实则相互影响的不同剧情,也呈现出一幅妙趣横生的众生相。从《罗拉快跑》到《三角恋》再到《云图》,提克威似乎很坚信冥冥之中万事自有联系这样玄妙的哲学命题,而每个生命个体却不自知宿命,努力地生活,填补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巨大空隙,所以提克威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让我觉得很可爱。影片中的电视,作为一个背景素材,总是在报道世界各地的灾难、苦难、恐怖主义,而室内,西蒙、汉娜与亚当,三个人赤身裸体,如婴儿一般紧紧相拥,这种对比与反差更让人深深感觉到:及时行乐也许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存在即合理,宽容地接受任何一种存在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危情时速》:群戏的张力

$
0
0

    很多片子单看剧情设定并一定有多想看。比如《商海通牒》(Margin Call),比如这部《危情时速》(Unstoppable)。

 

 

    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来把这两部放在一起比较。也许是因为主演是“企业号”上那一对好基友——凭借《星际迷航》咸鱼翻身的克里斯·派恩和扎克瑞·昆图分别是这两部电影的主角,并且这两部电影虽有商业片的风骨,不过做工精良剧情紧凑,着实好看。但虽说两个人分饰两部影片的主人公,不过有趣的是,这两部电影都带着群戏的特性,这两个角色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不过也只是整个影片当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危情时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导演是托尼·斯科特。讲述宾夕法尼亚州一起火车事故——一辆装载有毒易燃危险品、具有38节车长的火车因操作失误而以全速在州主干道上无人驾驶地前进。为了避免灾祸的酿成,各方力量在这个场域里面交织搏斗。火车公司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沿线的市民们担心生命财产安危,新闻媒体捉住这个大新闻不放......矛盾的视角最终集中在一老一少两个火车驾驶员身上。威尔·寇森(克里斯·派恩 饰)是个半靠关系入行的新人,但因为家庭纠纷正在吃官司;而弗兰科·巴恩斯(丹泽尔·华盛顿 饰)则是一个在铁轨上工作了28年的老技工,三个月前刚接到提前退休的辞退信。那天,他们接到任务一起运送一列货物。他们的对立不仅体现着行业内部新老力量为争取劳动力的抗衡,更体现着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但在这关键的时刻,他们需要联手,一起阻止那列如脱缰野马般的火车造成祸患。

     没有人比托尼·斯科特更会调度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的场面处理。华盛顿和派恩共同承认,这部电影最抢戏的主角应该是那辆无人驾驶的危险列车:777次列车。“就像《大白鲨》中的鲨鱼,它们才是绝对的主角。”华盛顿这么描述。诚然,它们没有思想,不会说话,但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无比紧张,它们激发出了参与者的人性之光。

     之所以说它和《商海通牒》很像,是因为那部电影是将视线聚焦在08年金融海啸前的华尔街一家投行,金融海啸就像在前方埋伏着的蠢蠢欲动的怪兽,而在怪兽出动前的24小时,观众看着所有当事人怎样进行利益的权衡,怎样进行取舍,怎样自保怎样自私。如果之前有人跟我介绍:这是“一部关于火车事故的电影”,或者“一部关于金融海啸的电影”,我一定想象不出这种影片到底会拍些什么,因为它的背景看似太庞大太笼统,看不到“个体”怎样在其中运动。但这两部电影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它们不仅让你感受到整个紧张的大环境,更愿意放低视角,让事件当中的“人”担当主角,也许不仅是一个人,是每一个人,是抱着不同目的的一群人。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都有各自的背景与立场,然后整个场域和每个人之间的互动就产生了新的张力,再辅以导演精当的场面调度和剪辑,电影就变得十分精彩,让人应接不暇。

     扎克瑞·昆图在《商海通牒》中的角色是一个基层的小职员,但是他发现了整个体系的漏洞,开启了公司整个“弃市”的征程;而克里斯·派恩在《危情时速》中的角色最终跳入失控列车的驾驶舱,阻止了惨剧的发生,不过他的成功背后是多种力量协作的成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群戏性质的电影都是反个人英雄主义的,它会展现出整个事态发展的过程和人物之间的转变与互动,较之纯粹个人英雄主义的商业作品,高出一筹。

     这类电影的特质在于简洁,利落。开场二十分钟定会交代所有的人物关系和背景,营造出层层的矛盾,再剥茧抽丝般慢慢让这些矛盾相互碰撞与互动,最终化解矛盾,收束全片。总而言之,如同片名"Unstoppable(直译为:无法停止)”一般,一旦开始观看,便会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看到结尾才罢休。

《速度与激情6》的奇怪看点

$
0
0

1、Paul Walker为什么那么有Chris Pine的即视感?!看海报小图的瞬间真心以为舰长来演FF了。。。都是金发蓝眼睛。。。

2、饰演女反派的Gina Carano之前在索德伯格的Haywire里面表现出色,是名符其实的真·打女。

3、最喜欢的姑娘当然是饰演Gisele的Gal Gadot,不过她和韩在最后双双领了便当。。。T^T下一集都没啥盼头了。。。

4、竟然看到了去年很火的同志电影《点亮灯光》中的男主Thure Lindhardt,不过角色十分酱油。。。

5、与Orlando Bloom神似的反派Luke Evans。。。两人即将在《霍比特人2》中相遇,闹眼睛了开始。。。

6、永远只能演悍妞的Michelle Rodriguez和永远光头的Dwayne Johnson~

7、这些经常在动作片中演肉感打妞的姑娘们。。。虽然她们长得不一样不过还是看着好脸盲。。。

《生化危机》中的Ana,《速度与激情》中的Letty

《制胜一击》中的女主,《速度与激情6》中的女反派

《特种部队》中的妞儿,虽然没参演《速度与激情》不过演对手戏的还是道恩·强森。。。

 

8、还有这些光头。。。请问真的有人可以轻松地区分他们吗。。。若他们主演的电影出题截图猜电影是一定是难度系数超高的。。。因为人物造型性格剧情都差不多啊啊啊啊。。。

布鲁斯·威利斯

道恩·强森

杰森·斯坦森

范·迪塞尔

 

且这些人每年都大概只混那么几个相同的片场。。。真是。。。how old are you啊。。。

 

9、颇具美剧感的片头~好爱~

10、片尾彩蛋中出现了麻麻最爱的杰森·斯坦森。注定是要期待《速度与激情7》的啦~^_^

【加州观影报告系列NO 1】《金刚狼2》:超级英雄与岛国风情

$
0
0

【写在前面 的废话】     

     时光博客已经长草了。我是回来除草的哈哈。

     之前一直在忙各种考试零零星星看了一些片子也都没空写影评。现在终于混到大加州享受阳光海风和遍地电影院,我觉得可以重操旧业了~

 

     其实我不是电影院爱好者,在什么终端上看电影其实对我而言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北美还是要抢先看个院线片才觉得划算。所以就新开一个系列来写写接下来一个多月在这边的观影报告吧~

 

------------------------------------我是分割线----------------------------------------

 

     虽然之前打着PG-13的幌子,不过平心而论这部《金刚狼》还不如上一部来的暴力和暗黑。虽然现在想想也想不起来第一部的具体情节到底是啥,不过作为前传,《X战警前传:金刚狼》还是令人满意地把罗根成为狼人之前的故事补充完整。而这一部是发生在《X战警3》之后的故事,没有任何限定之下就开始胡编乱造......

     好吧,也许说胡编乱造有点过分,毕竟导演还是召回了“火凤凰”Famke Janssen——不过欧美女星的衰老速度真是快得令人心碎——作为(也许)与下一部《X战警前传2》的接续。

     影片开始部分,狼叔又开始像时间旅行者一样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来回穿梭,这次的心结是他在第三部中杀死的“火凤凰”简。这一部里探讨的话题(也是金刚狼这个角色一直以来的母题)是:人性与兽性的斗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影片开始时展现罗根像个野人一样住在山上的树林里,当他下山“觅食”时随手在旁边的树干上划了一道疤痕,与此同时,一只CG做出来的黑熊在他旁边的路上并行,并抬起腿在一棵树下撒尿。动物的天性就是喜欢做记号,划地盘。这个对比的小段落表现的是这个时候的罗根在某种程度上和野兽存在很多共同之处。

     其他剧情简单掠过:前因是罗根在二战结束、日本长崎被投原子弹的时候救了一个日本兵,然后若干年后的今天,这个日本兵快病危了,就派了手下一个红发日本妞儿Yukio(福岛莉拉 饰)来找狼叔想见他最后一面。然后狼叔就去了东京。整个故事就在东京开始了。

     这部片子最大的硬伤就是剧本矛盾不够集中不够有说服力,且BOSS和X战警的正传毫无关系,所以整个故事纯属“节外生枝”。影片进行了三分之一我也不清楚故事的主线到底是什么——换句话说,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必有的情节走势应该是这样:主角遇到困难/危机/心结---找到线索/确定方向/组成团队或遇到情人---矛盾加剧到顶点---主角做出行动或牺牲(高潮)----危机解决/收获爱情/暗示未来。但这个Cliche(陈词滥调)的剧情线在本片中实在是太模糊太拖沓,所以在看得时候一度觉得有点无聊。

     再说两个女主角,两个日本名模:福岛莉拉和冈本多绪,都是大荧幕上的新脸,对其演技本就没什么期待,所以觉得完成度还及格。这里说句题外话,近年来老美和亚洲诸国合作频繁,尤其是喜欢启用亚裔女星作为重要角色(比如《环太平洋》中的菊地凛子和《云图》中的裴斗娜)不得不赞叹日韩女星的英语能力,发音标准,表演自然,面孔虽然在亚洲审美里不算出色不过极富东方美感就足够了。就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大陆女星要想真的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语言能力绝对是个坎。李冰冰、周迅等虽然也都在合拍大片里露了脸,不过语言方面还是短板,除了台词(这个还好补)更重要的是后期宣传也要能面对媒体自如才好,遗憾的是这一点大多数有国际发展潜力的中国女星都不具备(汤唯还好?)。

     动作戏方面,精彩的不多,大多数中规中矩,唯一印象深刻的大概是一段在疾驶的新干线车顶的打斗戏,高速前行的列车和前方不断出现的障碍物使整个局势非常紧张,比较刺激。

     本片最大的看点也许是美式超级英雄故事和日本元素的结合。我之前期待本片也是因为想看看这个嫁接做得怎么样。但从这一点上而言,我觉得本片还是很好看的,几乎所有有标识度的日本元素都出现了:和服,武士,忍者,黑帮,寺庙,宝塔,新干线,弹球机,日本饮食,日式庭院,情爱旅馆,岛国风光......但所有一切融入得不生硬也不做作,对日本文化有好感的人还是可以在本片中找到一些萌点的。另外参考休·杰克曼在日韩的宣传,片方真是做足了功夫,不管是说日语韩语,大跳骑马舞,还是和影迷又搂又抱有求必应,休叔真是花了血本讨好日韩影迷,在北美未达票房预期的前提下,希望狼叔在日韩能够斩获应得的票房。

     结局按下不表吧,很狗血。令我不满的是:两部《金刚狼》都把罗根塑造成为女人折腰的超级英雄角色——我承认在漫画原著中,金刚狼就是一个非常另类的非主流超级英雄,不过这种特质到底是Stan Lee的原著漫画赋予的还是改编影片中硬加上去的,我就不知道了。两部影片最后矛盾集中爆发的地方都在——女人。最后罗根解开“火凤凰”心结时,他说:“简,我必须杀了你,因为你在伤害别人。”——为什么在我看来完全是因为他找到了新欢(还是个日本妞儿)所以才能大言不惭地推卸责任啊喂......导演先生这样塑造金刚狼真的没问题么......

     无论如何,这部就算勉强及格,作为日本文化爱好者我私心给它加个一星。结尾有彩蛋,算是回归到X战警的正统路线,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出场,算是给影迷一个安慰。

 

【加州观影报告系列No 2】《蓝色茉莉》:忧郁的伍迪·艾伦

$
0
0

     黑底白字,半个世纪前的爵士乐,字幕永远出现在正片前面的固执老派作风。——不用问,伍迪·艾伦的电影开场了。

     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去看的《蓝色茉莉》,全场大概除了我和朋友都是银发苍苍的老年观众(也许真的年长观众比较懂伍迪·艾伦式的幽默?)

     之前对本片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女王布兰切特的表演却是众口一词的好评。几乎每一家大报的电影评论版开头都是“Kate Blanchett在这部电影中”如何如何。女王在本片中饰演一个纽约上流社会的贵妇Jasmine——从小到大从不缺钱,嫁给一个金融巨子(艾里克·鲍德温 饰),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买漂亮的衣服,把家里装饰得有品位,并且在所有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游刃有余地讨论富人们喜欢讨论的话题。这是一个即便失去了所有财富,失去了丈夫、儿子和朋友之后也能坐着头等舱拎着LV包包飞来旧金山的女人。和Jasmine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女人:她的妹妹Ginger(莎莉·霍金斯 饰)。Ginger从小就是家中的叛女(即便她和Jasmine都是领养来的小孩),很早就离家生活,现在在超市做收银员,离过一次婚(和Jasmine有关),留下两个吵闹的小孩。布兰切特金发,高挑,语态沉稳,落魄之中依旧极度注重穿着打扮;而Ginger则棕发,瘦小,头发总是乱糟糟地盘在头顶。

     故事的架构仿照《欲望号街车》。恰巧布兰切特几年前刚在百老汇演出过这幕经典剧。

     观众很难判断这两个女人谁是成功的,谁是失败的(或者都是失败的)。不同的生存经历塑造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你也看不到老伍迪的态度:他对两个女人大概都是调侃的。Jasmine嫁得好,但老公出轨数次只有她一个人被蒙在鼓里;而Ginger,用Jasmine的话说,找到所有的男友都是loser。她们都有机会找到新欢,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地。

     这是资产阶级式的讽刺剧。如果在中国,这个故事会讲:Jasmine从一无所有开始靠自己双手劳动,直到经济独立,功成名就,收获爱情,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现实都那么励志,后现代的主题就是迷惘的不知所措,没有出路。尽管年近耄耋,伍迪老头儿还是这么犀利。

     布兰切特演得真是好,虽然她看起来再也不是精灵女王那般空灵曼妙,但她真实得可爱,她演活了那个喜欢自欺欺人、每日马提尼不离手的神经质女人。她成功地被传染了伍迪·艾伦式的话唠,但更极端,更癫狂。无论如何,明年的奥斯卡该给布兰切特一个封后的机会。

     电影中另一个隐性的比对大概就是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大不同——这一点伍迪·艾伦从《安妮·霍尔》时期就开始了:一边讽刺东海岸人的势利傲慢与神经质,一边嘲笑西海岸人的愚昧粗鄙和盲目乐天派。我不知道在纽约看这部电影与在加州看这部电影的笑点与氛围会不会不一样,但显然,大多数伍迪·艾伦的影迷还是接受了他在这一部里展现出的一如既往、不令人失望的幽默感。

     罗杰·艾伯特网给这部电影三星,并附上评语:“这是一部几乎和2005年《赛末点》一样精彩的影片。”虽然我个人还是会给予《赛末点》更高的评价,但这不失为一部不错的,完整的伍迪·艾伦电影——不管怎样,我们还有布兰切特。

【加州观影报告系列No 3】《极乐空间》:弃民的胜利

$
0
0

     并非所有高概念的电影都能拍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我现在深深认同这一点。

     对《极乐空间》(Elysium)的期待其实是很高的。这部片子拥有《第九区》的导演尼尔·布罗姆坎普,拥有两个实力派的好莱坞影星:马特·达蒙和朱迪·福斯特。然而,最终的结果——我只能说——差强人意。这部被誉为“继《阿凡达》之后同类电影中视觉效果最棒的一部”(indieWIRE)的影片,视效上实在没有过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在一个本应被机器人统治的高度集权、高度机械化的社会中,机器人同志们出现的次数实在寥寥可数。且在高潮戏部分,本以为会呈现更多人与机器的正面批量对决,然而连这小小的心愿都没能被满足。

     影片的骨架和导演的处女作《第九区》几乎一样:探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影片的设定将“社会的贫富差距”这个对比推向了极端:富人可以生活在自然环境优美,不受疾病痛苦困扰的“极乐空间”,而无产阶级则要生活在环境高度污染,疾病肆虐,脏乱差的地球,做低级的制造业工作。主人翁也是因为意外而被改变命运的小人物。Max(马特·达蒙 饰)本来循规蹈矩地生活,他是一名机器人制造厂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但一次工作事故让他性命垂尾。为了求生,他必须想方设法到“极乐空间”去。无奈之下,他选择成为一个再生战士,为一个地下反抗组织工作,希望能够得到最后一丝获救的机会。

     平心而论,Damon和Foster的表演都中规中矩,乏善可陈。伯恩先生演起反英雄(anti-hero)轻车熟路,相貌不够出众的Damon剃了光头,画了纹身,灰头土脸演起住在贫民窟里的劳动人民可信度极高。而Jodie Foster,《芝加哥太阳报》刻薄地评价:“这是这位两次奥斯卡奖得主献出的最烂的表演。”其实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本没有赋予这个秘书长更多有说服力的动机——秘书长Rhodes端庄,干练,出场的时候讲着好几种语言,立场坚定地阻止任何非法移民,手段强硬且残忍,有野心勃勃的政治诉求(就是谋反篡权)。我原来的预想是这样:极乐空间资源有限,如果有大批地球居民移民过来,可能会发生资源短缺的问题。但结局(我不准备做过多剧透,但这种好莱坞电影想来也知道是矛盾合理解决了,所以...)却是:治疗和净化机器被运送到了地球,富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利益牺牲。贫富阶层的矛盾没有激化到你死我话的地步,且一点点技术共享就能让双方和平共处,秘书长在那儿自私执着个什么劲儿我真是不懂。这让我觉得秘书长的行为十分滑稽愚蠢且没意义。当一个角色的动机毫无说服力的时候,这个人物找谁来演都没办法撑起来。

     本片之所以拿了个R级绝对是因为暴力镜头过多。Max被“组装”为再生战士那一段看的我也有点心惊肉跳。肉体和金属的结合被直观拍摄出来让人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镜头展现反派半张脸被炸开的正面特写,也是极为惊悚(也许本片的视效都体现在这些方面)。另提一句,反派Sharlto Copley(即《第九区》的主演)的表演倒是可圈可点,彻头彻尾的恶棍,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害怕感。

     前文提到,高潮戏的场面太小,实在不像一部大片该有的气度(不知是不是后期预算不够了...)。尽管北美各大媒体还是给出了较为温和的评价,但诚实地讲,这部片子令我十分失望,和《第九区》的惊艳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近年来这种未来主义的反乌托邦电影在好莱坞密集出现,可能也是同类影片创意点开始枯竭的原因(比如阿汤之前主演的《遗落战境》、翻拍的《全面回忆》、无聊的《环形使者》《时间规划局》等等等等)。不管怎样,如果本片能够顺利在大陆定档9月,也必然是同期当仁不让的票房赢家了吧。


【题外话】

      到LA的第三天就听说《极乐空间》要在俺们学校附近的FOX的一个电影院Regency搞首映(据称是北美第二场首映),所以就乐颠乐颠地约了友人一起去蹲点看走红毯。不负众望还是看到了Matt Damon和Jodie Foster的本尊。Jodie正好从我面前走过。本人开起来非常娇小,虽然年近半百但皮肤和身材保持得真是好。Matt被众人围住,没机会近距离观察,但还是远远拍了一些照片。

     首映还有一些不那么有名的演员或者真人秀小咖来捧场。虽然我身后有一个加州小gay(一看就是蹲点达人)非常专业地进行现场解说但我还是都不认识。。。

     下面来分享几张图

Regency影院门口封路,早早去候场
媒体区
演过《饥饿游戏》的姑娘,我完全没印象...
Jodie Foster
有气场的Lesbian女王
Matt Damon携妻子一起来的

     最后上两张网络官方图片,来自《看电影》微博。

     别看两人在红毯上亲密无间笑靥如花,如果我没记错他俩是一场对手戏都木有啊。。。


加州电影之旅——华纳兄弟片厂篇

$
0
0

     其实要写“加州电影之旅”大概永远都写不完。洛杉矶是美国电影工业的卫冕之王,临近好莱坞的风水宝地,上有比弗利山庄的星光闪耀,下有六大片厂的业界翘楚,来LA没有电影的生活一定会百无聊赖。

     除了去各大院线看电影,其他时间就去各大片厂晃。二十世纪福克斯、迪士尼(包括皮克斯)是不对外开放的,但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等片厂还是大大方方地提供参观接待服务的,票价在50刀左右(环球小贵,因为涵盖主题公园的娱乐项目),去片厂朝圣一番还是非常值得的。

     华纳兄弟片厂坐落在洛杉矶Burbank区。因为时代华纳已经演变成一个非常庞大的传媒帝国,所以四周除了片厂区,还有唱片、电视台等等高端洋气的写字楼。华纳兄弟片厂提供可在网上实名预约的VIP游览团,时长两个半小时,每团12人,全程有导游解说。
 
     除了接待游客,片厂其实都是在正常运行的。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正在拍摄剧集),某个区域就会对外关闭。所以工作日去还是非常有可能遇到正在工作的剧组的。一般厂内还是人来人往非常忙碌的。
     片厂的奇妙之处在于:上一秒你还在阿拉巴马州的小镇里闲庭信步,转个街角,就到了繁华的大都会纽约。当然,如同《楚门的世界》中展现出的那般:所有的墙壁都是木板制的,非常容易更换或者改变造型。
     通常拍摄一个进入室内的场景(电影院、医院、办公大楼等等)的时候,先拍摄演员在这样一条街上走进室内,然后可能隔了几天再到一个布置的符合要求的室内摄影棚去拍摄室内的场景(因为录音效果更可控)。然后通过剪辑将这个动作连接在一起。片厂有个职务叫场景总监,找茬功力要好,要让演员在进入前和进入后的状态完全一样,这样才不会穿帮。短短进门的一个动作,前前后后完全两重天。
纽约。各大片厂几乎都有一个纽约区。
《吉屋出租》电影版就是在洛杉矶片厂的“纽约”拍摄的。诺兰“蝙蝠侠”系列中高谭市有几个镜头也是在此取景。
外观是咖啡馆/面包店/你想让它是什么就是什么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布景进去之后都是没有天花板的,可能只有个顶灯,摄影机只要拍到顶灯,观众就会自动脑补出一个天花板了。
正在进行万圣节布景。
华纳兄弟戏院。假的。里面可以随时改造成医院/电影院/酒店大堂。
《蜘蛛侠1》中小蜘蛛和女友第一次接吻的小巷。导游透露趣闻:当时的场景需要营造一场雨,而蜘蛛侠彼得·帕克需要倒挂下来和玛丽·简接吻,所以演员托比·马奎尔必须要戴鼻塞才能防止水流进鼻子里。所以饰演玛丽·简的克斯汀·邓斯特就只把小蜘蛛的面具揭开一半亲吻他——目的是防止观众看到托比的鼻塞...不然干嘛不把整个面具都扯下来啊!
摄影棚外观。
片厂叫“厂”是十分正确的(请正确区分“片厂”和“片场”),因为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是一个工厂。电影场景中大概每个细节都是布置出来的,80%以上的东西都是假的(在看起来以假乱真的基础上怎么省钱怎么来)。每年华纳兄弟还要为奥斯卡颁奖典礼提供几十米的红毯,也是出自这个车间。
《老友记》室内场景。《老友记》完结若干年始终是华纳的骄傲。其实这个空间实际看上去非常狭窄,而在镜头里,不得不说,显得非常有空间感。

一进道具车间仿佛进了家居城,各种物什上面都明码标价(可租借)。但和家居城不同的是,你会找到各种奇怪的东西,比如:
再比如: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松鼠君。
《卡萨布兰卡》中的钢琴和吊灯。不过已经不能租借了,它们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变成独一无二的珍宝了。
《盗梦空间》中的日本风情的道具。
《黑客帝国》中的车。仔细看车牌会发现,牌子上写的是“大都会市(Metropolitan)”。片厂的车都是真的(可以开走的),且车牌都是有效的,但只有这辆——因为《黑客帝国》发生在一个虚拟的城市中,所以车牌也是虚拟的。
伊桑·霍克和萨琳娜·宫姆斯主演的新片Getaway中的车。
诺兰“蝙蝠侠”三部曲中拉风的车和摩托。
有人喜欢艾伦秀吗?

     片厂区里面还有个不错的博物馆,里面展览的都是华纳兄弟得意大片之作的道具,比如《盗梦空间》和蝙蝠侠三部曲中的服装,《哈利·波特》中的服装和道具(HP死忠粉建议去伦敦的华纳兄弟片厂,因为那里专门展览有关哈利·波特的一切),最新添加的是《超人:钢铁之躯》的一系列设计。
     华纳兄弟公司叱咤近百年。1918年由华纳四兄弟在Burbank创立制片厂,1923年在纽约成立电影公司(完全符合东边拍板西边拍摄的大片厂时代传统)。成立之初以经典动画形象闻名(兔八哥),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华纳出品的(《爵士歌手》1927年)。大片厂时代以黑帮、女性、冒险、歌舞电影著称。1990年与经营出版的时代公司合体,成立“时代华纳”,也是当下最有竞争力的美国多元大传媒公司。发展至今,近年来最赚钱的莫属《哈利·波特》系列(迄今狂卷74亿美元),大荧幕和小荧幕(电视剧集)并举,《老友记》、《破产姐妹》、《生活大爆炸》等等都是华纳旗下的代表作品。而《窈窕淑女》、《卡萨布兰卡》、《为黛茜小姐开车》、《百万金婴》、《无间行者》、包括去年的《逃离德黑兰》等奥斯卡精品都足够让这个公司永远屹立在电影史册。就拍摄地这块而言,华纳已经开始向世界各地进军(因为越来越便宜)。加州的好天气真是太适合户外拍摄,现在的工业水准即使在零上25摄氏度的加州也可以营造出纽约飘雪的场景——像阿汤哥那样大手笔地封街拍摄的(《香草的天空》)情况实在罕见。
     片厂是造梦的地方,也是骗人的地方。我觉得每个逛完片厂的人永远会在下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有阴影——都是假的都是假的都是假的......但这也是电影的魅力之所在(我怎么这么陈词滥调啊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我去的这天非常应景地找了一件蝙蝠侠的T恤穿,然后一路被工作人员打招呼(“T恤不错!”)。不巧的是前一天刚知道某人出演新版蝙蝠侠的噩耗,一个工作人员小哥非常兴奋地指着墙上《二狗》的海报对我说:“你知道他要演蝙蝠侠了吗?”当然知道了亲......然后我就非常凌乱地开始和小哥吐槽......我会去看的,真的,然后一生黑......

     总而言之,片厂是非常非常有趣的地方,充满惊喜,充满魔力。有的时候,除了吃到美味的鸡蛋,人还是非常想看看那只鸡长什么样,并且是怎么生出这个蛋的。

【加州观影报告系列No4】圣丹斯的口味

$
0
0

     最近连续看了两部圣丹斯提名的片子:《他们非圣人》(Ain't Them Bodies Saint)和《好景当前》(The Spectacular Now)。前者提名“美国剧情片单元摄影奖”,后者提名“特别评审团表演奖”。

    翻了近五年圣丹斯提名和得奖的影片片单,我发现入围的剧情长片我每年也就看过两三部。果然是美国独立电影的重镇,对于更偏重商业口味的我个人而言,审美之间还是有些隔阂。然而在商业风浓郁的院线排片表上看到这些影片,为数不多的时候能在漆黑的放映厅里不必感受震耳欲聋的音效,不必被好莱坞的快速剪辑牵着走,反而可以清清静静地享受一部步调缓慢的独立影片,是让人感到很欣慰与舒服的事情。

    《他们非圣人》背景设定在70年代的德州,男女主人公(鲁妮·马拉和凯西·阿弗莱克)操着一口难懂的南方口音,镜头中总是充满广袤的南方平原与耀眼的夕阳逆光。妻子露丝(鲁妮·马拉 饰)失误射杀了一名警员,而丈夫鲍勃(凯西·阿弗莱克 饰)顶罪入狱,被判25年。一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四年后,鲍勃逃出监狱,但却由于各种原因和考虑不能回家与妻儿团聚。在这个过程中,警探威勒(本·福斯特 饰)同情母女,时常照拂她们,威勒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家庭缺失的那个男性角色。枪声响了,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夕阳下的南方土地。

     故事非常简单,一眼看上去没有任何致命的主要矛盾冲突。节奏非常缓慢,主人翁时不时会梦呓般地丢出一大段探讨形而上问题的台词。摄影很美,美国南部的粗犷和艳丽在镜头中一览无余。配乐很赞,一直顺着情感的脉络流动着。鲁妮·马拉和凯西·阿弗莱克都很耐看,两人都是静如处子型的演员。鲁妮非常擅长驾驭外表宁静但内心激烈的角色,而凯西(对,就是本·阿弗莱克的弟弟)也文艺范儿颇浓,角色一直浮游在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中,有种迷幻的迷人气质。导演大卫·洛依被誉为“泰伦斯·马利克的接班人”,对于其个人风格大概可以猜到八九分。

      《好景当前》的剧情似乎更简单:主人公是两个高中生苏特(迈尔斯·特勒 饰)和艾米(谢琳·伍德雷 饰,小妞曾在与乔治·克鲁尼合作的《后人》中有非常出色的表演)。苏特是个社交圈的红人,有漂亮的女友,在一家男士高档西装店打工,但他却酒不离身,时时想活在酒精的幻觉中;而艾米是个安静的乖乖女,遇到苏特之前从来没交过男朋友。被女友甩了之后,苏特宿醉在草坪上,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了艾米。本着“拯救没交过男友的纯情女孩”的初衷,苏特开始接近艾米,艾米对苏特也产生了好感。他们有一个约定:乖乖女艾米要向母亲反抗,去自己想去的大学读书;而作为交换,苏特要站出来去面对多年素未谋面的、已经和母亲离婚的父亲。

     本片主打“成长”的主题。情节也没什么波澜起伏,但是青春的色泽和懵懂在两个主人公自然的演绎中非常吸引人。同类的影片似乎可以参照几年前提名圣丹斯的《家庭作业》和去年的《壁花少年》。对这种朴素的校园小清新,美国评论界每年都会给予几部作品宽容的厚爱。

     什么算是独立影片的气质,其实看过一些之后,对比我们最熟悉的商业片,慢慢就可以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比如大多没有太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人物却处在一种矛盾的或者变化的状态中。比如节奏大多很缓慢,有些时候很沉闷,但总是有那样一些瞬间可以让你觉得很美妙,很有味道,很似曾相识。比如摄影和配乐都极为出色,某种程度上是这两者赋予影片诗意和流动性。比如大多都有一个很文艺的演员班底。独立制片影片没有大多的市场考量,而在艺术性上一般有较高的追求。如果说商业片着力于把梦境变成现实,那么独立影片或者说艺术影片则注重把现实变成梦境。一个完善的、成熟的电影市场机制应该恰到好处地协调两者的市场份额,而观众也有定期观看一些独立影片的习惯,这样才会让多元性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最后说两句圣丹斯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台湾译作:日舞影展),成立于1978年,起初叫“犹他/美国电影节”,成立者为Sterling Van Wagenen,致力于鼓励美国的独立制片和独立影片。后来演员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成为该电影节的荣誉主席,扩大了圣丹斯的声势。1982年改名为“圣丹斯电影节”。“圣丹斯”这个名字来自雷德福和保罗·纽曼(Paul Newman)一起主演的影片《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因此雷德福也有时被成为“日舞小子”)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独立电影节,每年一月份在犹他州的各地举行,目前除了致力于鼓励在好莱坞之外进行独立制片的影片,也开始支持其他国家的独立影片。圣丹斯的影片基本不会进入大陆市场,根本原因还是基于市场考虑。而台湾一年一度的台北电影节则会统观之前一年的五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多伦多和圣丹斯),精选佳片在台北市各大影片进行排片展映。笔者本人也是去年在台湾游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圣丹斯电影节和台湾电影节的运作模式,对我触动很大。独立电影在市场方面是“先天不足”的,需要一些特殊的特定的平台来推介和展映,才能让更多观众看到这些不为取悦观众而拍摄的影片。在这一方面,中国大陆着实任重而道远。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水、怪兽、悬崖与3D

$
0
0

     徐老怪的这部新作是一部类型叠加的电影,在基本的武侠动作类影片的基础上,融合了怪兽灾难、悬疑推理以及浪漫爱情的元素,总体而言是一部煞是好看的商业佳作。

 

 

     经过《龙门飞甲》的3D历练,本片在视觉效果上更进一步,可圈可点。开头海战一段,气势恢宏,丝毫不逊色于上一部的通天浮图。老怪走险把“水”这一元素作为本片3D效果运用的主打。“水”用于3D画面实在太有身临其境之感、触手可及之势,但因为太多前作已经对这一元素有过精彩的演绎,比如《泰坦尼克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加勒比海盗》系列等,再玩出花样实属不易。老怪这次除了借鉴成功商业片前作的长处(开头与结尾处的海战段落中很多沉船的镜头似乎都是班师《泰坦尼克号》,而海怪凌空飞跃起的那个镜头让人立即联想到《变形金刚》中汽车人们的头顶飞跃镜头),对“水”这一元素也做了多层面的处理:开头一场海战呈现的是夜间的海面水域,水下戏不多,火光和黑夜营造出最紧张的气氛;寺庙一段的水域是狭窄的池塘,塘中水藻密布,空间幽闭,水下怪物隐匿,岸上者胆战心惊;最后一场白日海战,主角悉数在场,大量的水下戏(甚至包括水下骑马这种奇巧的设置),怪兽也全身而现,场面更恢弘更激烈。片中的很多场面调度出于对感官愉悦的考虑,设计得更为精巧,突出3D效果的特性。一个令我印象很深刻的细节是:狄仁杰(赵又廷 饰)第一次看洛阳地图时,地图由平面演化为立体的都市景观,镜头由垂直竖切变为横向平打,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另外本片也拥有《太极:从零开始》中非常游戏化的视觉设计(比如捕头们的名签在对应人物面前跳出来)。总而言之,本片是一个非常自觉地运用3D并且一切为视觉服务的作品。

     本片的另一大两点就是怪兽。之前对《西游降魔篇》中对怪兽元素的运用不甚满意——觉得有些刻意制造暴力而不是剧情推动必要,所以看到本片对这一题材的妥善运用还是觉得蛮惊喜的。“怪兽”算是本片的核心元素,但这个元素一直没有以正面直观的形象出现,直到片尾才完全揭开。并且开头处就点出:怪物有两个,一个是官伎银睿姬(Angelababy 饰)遭人毒害的情人公子元镇(金汎 饰),一个是敌方豢养的真正巨怪。前者在剧情进行到一半处转换为一条重要线索,而不再是制造悬疑的要素。而后者在露出全貌时,虽然外型设计没什么新意,不过巨大的体积和长满牙齿的血盆大口还是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虽然别指望这片如《环太平洋》那般呈现出一场怪兽电影的饕餮盛宴,不过作为重要的点缀,怪兽元素对于本片气氛的营造还是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我看来全片最精彩的一出动作戏当属悬崖那场。狄仁杰、尉迟真金(冯绍峰 饰)和沙陀忠(林更新 饰)三人以绳索牵引悬吊在万丈深渊的悬崖边上,与带着铜面具、换身全副带刺铠甲的BOSS东岛国首领霍义(胡东 饰)大战。敌方虽人单但武艺高强,且装备更具优势,所以主人公们既要打斗还要维持平衡,惊险程度超高。可媲美《特种部队2》中那段雪山滑索戏。

     令人遗憾的是,老怪的作品中一贯有令人惊艳的女性角色,要么英姿飒爽,要么娇媚夺人。但是这部《神都龙王》中,女性角色几乎算是完全缺席的,唯二的两个女性:银睿姬和武则天(刘嘉玲 饰),前者除了表现女性的娇弱、无能、时时刻刻要受保护的废柴作用之外,没有更多的意义要承担;后者延续了前作的权威形象,但除了服装更华贵更艳丽,也毫无新意,作为前传,与主人公狄仁杰的互动也非常有限,基本看不到对日后的决定性影响。因此从塑造女性形象这个角度而言,本片甚至不如《龙门飞甲》,更别提那些富有极出彩女性人物的影片如《青蛇》、《新龙门客栈》和《倩女幽魂》了。

     故事保持徐克一贯的饱满的想象力。大唐盛世非常适合老怪的想象力驰骋,一方面整个王朝盛世气度雍容,风物华美,非常适合视觉化,但政治体制内部又危机暗藏,腐败丛生,又非常适合隐喻与批判,另一方面志怪奇谭极多,想象空间极大。虽然逻辑可能不那么严谨,但本片的节奏较之前作《通天帝国》更紧凑,故事脉络更集中简洁,即便时长达133分钟,但并不会显得过于拖沓难捱。但是,由于启用了青春偶像派的演员班底,所以表演基本成了硬伤。本片的最大弊病在于没有一个能够立起来的成功人物,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单一的、平面化的、模糊的。就连作为男一号的狄仁杰,也展现不出华仔之前饰演的中年狄仁杰那种狡黠的从容,尉迟真金一直在“智商低”和“有推理能力”之间徘徊,实在让人把握不住这个人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沙陀忠造型小辫子卖萌,但之后丝毫没展现“内向耿直”的性格特点,换成一路人甲那些事儿也照样能做。再者狄仁杰与其他两个作为分担他医术与武艺的主要男性角色沙陀忠和尉迟真金的互动过程也缺少激情(基情),多少有点白开水没滋味。开头暗示的狄仁杰和尉迟真金之间那种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在后文没有更多更好地发展起来(除了演技,剧本台词也存在问题,不够精炼有趣),所以造成影片的趣味性和幽默度都不够高。倒是厂花坤哥又再次耍了个宝讨了个头彩,饰演一个与本人反差极大(也许并不是)的邋遢毛躁神经质的太医,提供了相当程度的笑料与片尾彩蛋。

     最懂商业片的《好莱坞报道者》对本片的评价在我看来最为中肯:全片133分钟里,堆满了追逐、打斗和怪兽。虽然这种视觉上的奇观很是亮眼,但这种拍摄状态却牺牲了故事的条理性、让角色的性格得不到充分表述,并且使得影片的社会批判意味打了折扣。”

杰克·瑞恩之前世今生

$
0
0

Chris Pine主演的新"Jack Ryan"系列影片"Jack Ryan: Shadow Recruit"即将在今年圣诞节北美上映。是时候来回顾一下这个和邦德一样长久而恢弘的特工系列了。


Jack Ryan是美国小说家Tom Clancy笔下的虚构人物——不幸的是,这位出色的小说家于本月1日逝世,享年66岁。换言之,本部影片是Clancy生前最后一部被改编为电影的作品,虽然他本人没能有机会过目。


以下内容大多来自维基百科。


John Patrick "Jack" Ryan Sr. 1950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父亲是军人出身的警官,母亲是名护士。Jack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学士,辅修历史。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军衔为少尉。拥有职业会计师证。经过基地训练之后,出任团级指挥官。但他的服役生涯结束在23岁。一次北约任务的飞机事故严重损害了他的背部。他被迫退役。之后,Jack通过了股票经纪人的考试,在华尔街为自己谋了份职务——出任美林证券公司的驻巴尔的摩代理人。他在美林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上司、高级副总裁Joe Muller的注意。Muller赏识他,并把自己的女儿Caroline "Cathy"介绍给他。他们很快坠入爱河并结了婚。Cathy登场时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后来成为一名眼科手术医师。当在金融投资领域身价过亿之后,Jack回归校园,在乔治镇大学攻读历史博士学位。后来成为海军学院的客座历史教授。(这些背景故事来自《爱国者游戏》Patriot Games和《红兔子》Red Rabbit两部小说)


在乔治镇大学的同事,也是一名神父的Tim O'Riley的推荐下,Jack出任中情局的顾问。Jack在特工与恐怖主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撰写了一篇名为《代理人与情报局》(Agents and Agencies)的论文,声称”国家资助的恐怖主义是一种战争行为“。Jack的成绩让海军上将兼中情局副局长的James Greer非常想将其纳入麾下。他曾邀请Jack出任中情局有关恐怖分子行动的分析师,但最初后者拒绝了。直到ULA(Ulster Liberation Army)事件发生。


ULA事件发生于Jack在乔治镇大学任教期间。当时他和妻子Cathy,女儿Sally一起在伦敦度假。那天,Jack在皇家海军资料馆查阅完二战中英军的印度洋海战资料之后,在准备去和家人碰头的途中,撞见了ULA起义。ULA,阿尔斯特自由军是一个极端暴力的爱尔兰毛派政治军事组织。首领名叫Klein O'Donnell。他们准备袭击威尔士王子和家人所在的车。Jack介入并阻止了这次行动,他负伤,但杀死了一名恐怖分子狙击手,又活捉了另一个。被活捉的这个人名叫Sean Miller,起誓要对Jack进行复仇。但届时,他已经被押送往奥尔巴尼监狱。然而在押送途中,自由军成功劫囚,Jack一家人被置于危险之中。Jack被迫接受中情局的职务。


之后,在连续几部小说中,Jack的中情局生涯与整个70到90年代甚至千禧年之后的美国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故事的背景涉及美苏关系,中苏关系,冷战,”星球大战“计划等等。在这个虚拟故事中,Jack Ryan曾经出任美国的副总统与总统,并且眼见第一位黑人出任总统一职。这个角色的系列故事中有几个是专门与中国有关的(也许择日可单开新一篇来缕缕这条线索,和天朝政治联系十分密切,怪不得从来没在市面上见到这个系列书籍的译本)。


第一本出版的小说是1984年的《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最后一部作品是今年出版的、主人公为Jack的儿子Jack Ryan Jr.的《指挥当局》(Command Authority)。顺便说,Jack Ryan共育有四个子女。Jack Ryan Jr.是长子。


”Jack Ryan“系列从九十年代起就曾几次被改编为电影。Alec Baldwin、Harrison Ford和Ben Affleck都曾出演过这个角色。最近的一部是2002年小本和摩根·弗里曼共同出演的《惊天骇网》(The Sum of Fears)。这是一部并非完全遵从小说而改编的影片——它将小说原本的设定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改为了2000年以后。Chris Pine是第四任Jack Ryan的出演者,并且这部新的”Shadow Recruit“也是非严格意义上完全改编自小说的系列影片——背景设定在2007年。当然,究竟哪里”不遵从“,只有看到影片了才知道。


新一部导演为曾执导过《雷神》(Thor)的Kenneth Branagh(并且也在影片中出演一个角色)。英国演员Keira Knightley出演Cathy。根据预告片,似乎可以推断这个故事发生在Jack刚回到CIA时期。并且他和Cathy还没有小孩。俄罗斯人又成了开刀的对象——Jack Ryan这次面对的恐怖分子来自这个一直被老美黑、从未被超越的国家。


预告片中呈现的风格比较偏向”伯恩“系列的写实派动作片风格。而向妻子隐瞒真实特工身份的桥段则让人联想起”碟中谍“系列。这不是CP第一次出演特工——《特工争风》中,他是和Tom Hardy出演bromance的浮夸型的花花公子特工。而这次,显然少了更多插科打诨,走起了硬派特工的路线。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海报中呈现出的:Chris Pine饰演的Jack Ryan,单人,屈身半蹲,右手拿着一把手枪,无名指上没有婚戒,背景是浅焦模糊的(疑似)莫斯科夜景。这大概是最常见也最没有信息含量的一类海报设计:主人公(白人男性),道具枪(动作片,暴力),背景(异国风景),而涉及更多实质性的故事信息,则一无所知——毫不夸张地说,把标题换成”Star Trek“也许这张海报依旧适用。但不论如何,Jack Ryan应该是个更偏向于高智商型文官的形象,这张海报分明模糊了这种原有的设定。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担心,这个Jack Ryan也许只是好莱坞如法炮制的另一个伯恩、邦德或者伊森·亨特(”碟中谍“系列)。乘着正盛的风头,Chris Pine暂别”企业号“,开创属于自己的另一个franchise。


《饥饿游戏》三部曲:小说与电影

$
0
0

     《饥饿游戏1》上的时候,在台湾看了IMAX版本,平心而论没有很喜欢,觉得其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得过于戏剧化,让人哑然失笑,当时留下的评论现在看起来也非常不客气(http://i.mtime.com/Sophielovemovie/blog/7332056/)。最近花了些时间把小说三部曲找来看,看过觉得这部作品本质上还是非常精彩的。当时把《饥饿游戏》和《大逃杀》拿来对比,现在想来是有失偏颇了:两者除了剧情设置上有所相似,但本质上探讨的问题并不尽相同。《饥饿游戏》本来就是一个纯纯的资本主义消费时代的产物,它依托于电视媒介“娱乐至死”的时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与思考。因而我当时做出的一个判断:“饥饿游戏受到游戏设计者的操控,想让谁赢谁就赢。”对游戏的公平度进行质疑。现在想来:《饥饿游戏》三部曲本来就是关于“操控(manipulation)”与“反操控”的故事。换言之,“饥饿游戏”并非完全是在比拼格斗技巧,更重要的是怎样讨好观众。吸引眼球成功,幸存几率更大。小说中多次提到女主角凯特尼斯和协助她的十二区团队怎样有意识地利用电视媒体宣传自己,怎样塑造一个成功的、受人关注的形象,从而得到资助得到同情。从这样自觉地反利用电视媒体的层面而言,这部作品是有其批判立场的。

    小说采取的是第一人称的视角,而电影显然变成了第三人称,对女主人公凯特尼斯的心理描写弱化,相对地强化了对全局的刻画(比如说凯匹特的操作系统等内容,小说中是没有正面提及的)。这种改变有利有弊:因为抹去了凯特尼斯的心理描写,最后结局两人果断决定同归于尽显得突兀而缺乏说服力。但增加了对幕后操控系统的展现,显然让观众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观的构建。

     第一部小说在整个三部曲之中只是一个初始,一个对于整个世界观构建的初步展现与描述。点题,或者说更像一个噱头,展现这个“游戏”的残酷与精彩。而从三部曲整体来看,第一部只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则在后两部中更多地体现。对于第一部中展现的这个极为不合理、反人性的政治体制,势必要产生反抗它、推翻它的力量。这个力量当然源自在游戏中展现了挑战规则的反抗之举的十二区贡品:凯特尼斯和皮塔。三部曲的节奏与沉重度是逐一增加。到了第三部小说,则完全是战争的描写。因而,从视觉改编的角度考虑,个人认为第二部应当优于第一部(有效人物更多,局势更紧张,有竞技场的戏份同时也向下一个“革命”阶段进发),第三部——也许和《哈利·波特》最后两部一样——太过黑暗与沉重,死亡增加,史诗感却不如其他的大世界观作品如《魔戒》,观赏性可能要差一些。

     《饥饿游戏》三部曲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作者苏珊娜·柯林斯曾说,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于她有一次看电视,一个频道在播放真人秀节目,而旁边一个频道却在播报战争新闻。这两者交替的冲击让她决定创作一个由真人秀和战争结合在一次的作品。实话说,小说第三部(即整个系列)的结局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凯特尼斯,毫无疑问,在第三部中会成为革命军的将领与战士。但和其他英雄主义的作品不同,她并不是圣女贞德——心甘情愿、怀着大无畏的精神投入所谓的“神圣”事业,反而她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摇摆。她展现出普通人的自私与负面情绪。她投入战争更大的动机是“复仇”,而非其他任何更高的政治诉求。但她也被战争的破坏力、无义性,难民们的流离失所所震撼。一切的一切促使她做出最后的抉择。结尾时的她,不是一个战争英雄,反而更像是一个被战争折磨到精神失常的普通女人。她选择和精神同样受损的皮塔相依终老,而不是盖尔,那个总是充满昂扬斗志的战士。

     小说的结尾不是那么的甜蜜。没有更多庆祝,欢腾,普天同庆的新世纪景象,反而只是无奈,失落与满目疮痍。那么真实。这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逐渐被认同的一种新的战争观——战争,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无义的。跳出对战争双方得失的争论,反而对这种人类行为本身提出了质疑。在这个特定的场域下,英雄、战犯、正义、邪恶、杀戮、死亡,所有的意义被推翻,重新阐释。战争没有幸存者。经历过的战争会演变为一场噩梦,如影随形,阴魂不散。

    看过小说之后,觉得詹妞对于女主角凯特尼斯而言是一个非常明智又合适的选择。詹妞不是典型的美式丽人,这恰到好处——在我的想象中,凯特尼斯也不是个第一眼的美女。然而这个新晋的奥斯卡影后身上有一种非常倔强的气质,野心大,不服输。和凯特尼斯很像——一个被迫刚强、野性但又有良知、有牵挂的女人。柔性少了那么一点,暴躁起来癫狂得可怕。詹妞的感觉很对。而对于皮塔和盖尔的角色——乔什·哈彻森和连姆·海姆斯沃斯,也都不坏。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男性角色。皮塔这个角色在第三部中有一些非常激烈的内心戏,对于一贯善于表现木讷的哈彻森来说,也许是个挑战。而对于“雷神之弟”小海姆斯沃斯,中规中矩无功无过就好。

    《饥饿游戏2》的预告海报出了有些日子了。银色的、后现代的建筑背景看来,应当是小说中凯特尼斯和皮塔伪装结婚的场景,并且也符合第二场饥饿游戏的“未来水世界”的冰冷质感。我还蛮喜欢这种冷金属质感的科技都市感。昨天又抛出了克里斯蒂安·阿圭莱拉操刀的主题曲,对本片的期待值又大幅上升。如我刚才所言,第二部是我认为三部曲改编电影中最有视觉塑造潜力的一部,所以,让我们期待。

Let's Be Best Friends——《裂缝》中的女性政治

$
0
0

     这是一部男性集体缺席的影片,从制作到影片本身。导演Jordan Scott是英国著名导演Ridley Scott的亲女儿,Tony Scott的亲侄女。影片剧本脱胎自女作家Sheila Kohler的同名小说。全片几乎没有任何与女性角色平起平坐的男性角色。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所英国寄宿学校里面,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都是女性。在这样的场域里,电影中的一切只关注女性,只关乎女性。

 

     影片中的三角关系搭建在Miss G(Eva Green 饰)、Di(Juno Temple 饰)和Fiamma(Maria Valverde)之间。在Fiamma到来之前,Miss G是这个封闭的女性王国里面的统治者,她是游泳队的教练,是所有女孩心仪的老师,能得到她的赞美是她们平淡的日子里所有的希冀。Di扮演的,是Miss G的宠臣——其他女孩称她为“Captain”,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张扬,霸道,还有几分叛逆。但她所有行为的目的都在于得到Miss G的青眼相待。这是一个保守的、教会式的寄宿女校,被送来的女孩几乎不会再被接走。校舍建立在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上,与陆地的往来只能通过渡船。Miss G通过她描述的、自己传奇般的旅行经历,通过她时髦的做派品味(听唱片、抽烟等等)建立起在学生中间的绝对威望。

 

     而Fiamma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衡——她是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她出身西班牙贵族,阅读广泛,游历丰富。她被迫来到这里(据侧面描写和年代推测,Fiamma很可能是战争或者政变的受害者,出于避难或者流亡目的来到这里),不屑融入游泳队女孩子已经形成的小团体。女孩子们敌视她,但是她漂亮的服饰、香甜的点心、优异的泳技都让她们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更关键的是,Fiamma的出现逐渐撼动了Miss G的权威地位:原来,Miss G的“经历”都是从流行小说的书本上看来的——这些瞒不过Fiamma。

    随着影片的深入,Miss G的面纱逐渐被揭开——她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女人,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一辈子没怎么离开过这个地方。即便是前往镇上的店铺中买东西,她也显得懦弱而拘谨,无所适从。一旦走出她的女性王国,she's nothing. 但是,与其他女孩子一样,Miss G也感受到Fiamma身上强烈的吸引力,Di不再是她最喜欢的学生,她想方设法讨好Fiamma。这一切被Di看在眼里,嫉妒和报复心让局面开始失控。

    即便是在一个男性缺席的世界里,女孩子的话语体系却还是和男权社会一模一样(Miss G两次提到“篡权”,“抗议”等政治术语)。而Miss G俨然就是这个国度里的“君主”,而女孩子们也根据年龄、欢迎度等也自动呈现出等级阶层。但因为她们的性别本质,这个政治体系和纯粹男性的政治场仍有所不同。男性的政治取向是开疆拓土,侵略扩张,而女性的政治取向(仅从这个文本来看)则偏向向内。Miss G小姐训练女孩们在小湖里游泳,但她讨厌开阔的海域。她教导女孩们要有勇气有激情,但她自己却不敢面对外面的世界。这种剥离的两层世界构成了这个畸形的女性政治场,一旦有外界因素接入,很快就能让其分崩离析。

 

     在清一色同一性别的本片中,实在难逃酷儿的元素。这种情愫最初展现在Miss G和Di之间:Di对Miss G全心崇拜,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像她一样的女人(虽然Miss G的迷人外表是她用谎言搭建起来的)。而Fiamma的生活正是Miss G渴望拥有的:阅历丰富,独立自主。这种同性之恋文本中蕴含的“我想成为你,所以我爱你”的意涵是比较常见的,可参见另一经典的描述男同性恋文本《天才雷普利》。Miss G多次向Fiamma提出:“Let's be best friends!”“最好的朋友”在本片的语境中蕴含着比字面更丰富的意义,这种关系是单一性的,排他性的,竞争性的。这种关系已经从“忠诚(Loyalty)”上升为了“占有/迷恋(Possession)”,和男女之间的“爱情”何其相似——有趣的是,从Miss G去小镇上买面包的那场戏中可以看出,Miss G不仅不常接触男性,甚至对男性充满了恐惧。这像一个佐证,表明了在这个封闭场域中,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纯以师生情、友情等来界定,那是一种专属的、唯一的感情,只能在“崇拜”与“毁灭”之间任选其一。

     "圣艾格尼丝之夜(The Eve of St Agnes)”一段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这也是全片最重要的一个互文(intertextuality)。首先,这是济慈的一首诗作(小团体中的一个姑娘非常擅长济慈的诗,而诗人约翰·济慈本人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其诗作中歌颂的自然之美、渴求自由等意涵,使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MOTIF)。再者,“圣艾格尼丝之夜”原本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纪念日:纪念的是四世纪时的罗马殉道者圣艾格尼丝,她13岁死于火刑,死时仍是处女之身,主为其贞洁感动,行刑当日雷雨交加。死后八日,女孩带着羔羊升入天堂。从此,圣艾格尼丝成为处女的守护神。而民间的习俗是说:如果在“圣艾格尼丝之夜(即1月20日)”当晚,女孩遵从一定的礼节(全身赤裸、空腹仰卧等等),便可在梦中看见自己未来丈夫的面容。这些习俗在不同国家有所差异,比如苏格兰的版本即是:女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向空旷的地方丢谷物等——影片显然更遵从后一种。济慈的这首42节斯宾塞体长诗,描述的是在“圣艾格尼丝之夜”,一个教堂的僧侣爱慕一个年轻的姑娘,尾随她回家并躲在她卧室的衣柜中看着她更衣入睡。当晚,他们相见并成功私奔。这本是一个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但结局是相反的。反观影片,在这一段中,姑娘们头戴花环,几个扮演成诗作中的情圣波菲罗(Porphyro),几个扮演成美丽的玛德琳(Madeline),她们喝酒,跳舞,庆祝(celebrate)。直到醉酒的Fiamma摔碎了一个玻璃瓶,Miss G闻声前来,终止了一切,并带走了人事不省的Fiamma。之后,在Miss G的房间里,导演含蓄地表达了一个女人对一个女孩的“性侵犯”——虽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朦胧的,甚至是含糊的。但在这种点到为止的表述中,导演建立起了“女孩在‘圣艾格尼丝之夜’失去了贞洁”的意义。

     这一切被尾随而来的Di看在眼里。值得一提的是,Di在那一晚画上了小胡子,扮作一个男性角色。而在这场依旧是三角形的高潮戏份里,Di以一个反串的男性角色偷窥/凝视(gaze)了两个女人之间的性行为——尽管一个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一个是被动的/无意识的。但是嫉妒心让Di一厢情愿地认为是Fiamma勾引了她最爱的Miss G。这也是最后促成Di疯狂报复的导火线——Di一直对Fiamma大喊着:“你这个荡妇!你根本不是处女!”

*在最后配图的时候我无意回忆起了这个画面:Fiamma躺在湖中的小船上——这让我瞬间联想到了一幅画作,拉斐尔的《奥菲利亚》。描述这个《哈姆雷特》中的悲剧女性最后溺水而亡的情节——奥菲利亚和Fiamma的相似之处不少:同时贵族出身,同样脆弱而美丽,同样是牺牲品。


    之后,影片出现了一个类似反高潮的桥段:Di带领女孩们追打Fiamma,而Fiamma因为丢失了呼吸器而陷入窒息。在最后一刻,Miss G把呼吸器从Fiamma手中拿开,间接谋杀了她。Di又一次见证了一切,却无力改变。Fiamma,如同她打碎的那个玻璃瓶一般,是影片中最美丽、最高洁同时也最脆弱的(她有哮喘,必须借助呼吸器)存在。而Miss G在美丽性感的外表之下,却有一颗自私阴暗卑微的心。她无法获得Fiamma的喜爱与顺从,便说谎煽动女孩们对她进行报复。美丽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这与济慈诗中想要传达的:“理想的美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不谋而合。

 

     Miss G曾教导女孩子们要有“欲望(Desire)”,有“生之欲望”,有“热爱的欲望”,她自己也有“出走的欲望”,但这一切仅停留在“欲望”,她没有跨过“现实”这道鸿沟。“欲望”和“现实”之间的“裂缝(Cracks)”也许正是影片题目的隐喻。这种欲念太偏执,太狭隘,要以他人的死亡、美丽的消逝作为代价。

     最终,Di不告而别。她决定走出这个封闭的世界,去用自己的经历感知和判断。这是一个从表面意义上而言充满希望的结局——女性开始寻求独立。

     最后,重新审视,来考察最初的那个问题:男性的缺席。表层上,男性的确是缺席的,但是,除了刚才分析的,女性们在这个封闭的场域里依旧沿袭父权社会的政治话语建构她们之间的关系,这无形地让男性重新回归到这个语境中。再者,老校长妮娜夫人这个角色——女性,戏份不多——但她在学校中起到制衡Miss G的作用,她关心学校的声誉胜于其他一切,她维护着学校严格保守的规矩规则,俨然是一个类似男性权威般的替身。Miss G在面包房中的那场戏,即便是面对男性的善意或者调情,也展现出极端的恐惧。Fiamma在第一次逃走的时候,试图给父亲打电话,希望父亲能带自己离开这里,但失败了。在困境中的女性,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向男性/父亲求助。然而,如果这份求助失败,她就只能孤立无援,等待香消玉损的悲剧结局。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处女是值得被赞美和嘉奖的”,“失贞等于罪恶”。为什么要纪念“圣艾格尼丝之夜”。这些,归根结底,反而是男性视角下的价值评判。如果将影片中的整个女性群体看做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女性,如果因为欲望的驱使(Miss G)而失去了贞洁(Fiamma),并被男性看到(Di),那么她们必须接受惩罚(死亡)。

     最后的最后,谈一点融入了背景思考的个人推测。20世纪30年代,整个欧洲开始陷入一战的阴影,虽然这一切被学校封闭孤立的环境隔绝在外,但那份压抑和阴霾却依旧可以感受到。战争,作为符号而言,也似乎是男性争夺权力的场域,在战争中,女性是缺席的存在,或者是受害者。因此,最后出走的Di,也许迎接她的是独立自主的人生,但也许是悲惨坎坷的前途(这与济慈《圣艾格尼丝之夜》中,男女主人公最后冲破世俗私奔的道理一样,是开放式的,但最起码两者最初了勇敢的尝试)。“出走”行为本身是对女性勇气的赞美,但隐含的、不可否认的一点,Di最终离开了这个完全由女性构成的社会,重新回归了拥有男性的世界。

    因而,在这个讲述女性之间关系、表面上男性缺席的影片中,实则蕴含着:女性在男权社会下感受到的压抑、恐惧乃至牺牲、死亡的悲剧命运。

 

    本片是导演的处女作,但从制作的精良考究程度,到镜头语言的成熟度,丝毫不似出自一个新人导演之手。扮演影片中三个主要女性角色的三名女演员来自欧洲三个不同的国家(法国、英国、西班牙),但表演同样精彩动人。

    有趣的一点,原小说的背景设立在1960年的南非,是一个类似威廉·戈尔丁的《蝇王》的女性版本,意图表达“儿童的残忍阴暗天性”这个命题。但是Jordan Scott偏爱“最具正统英国特色”的寄宿学校,并对时代背景做了改变,因此这更坚定了我对导演所欲传达的有关女性主义观念的解读。

【超级英雄】《索尔-洛基秀》:论两个男人怎样拯救了一个系列

$
0
0
  

     如果您以为我要说《雷神2:黑暗世界》那就错了,因为这部片子根本没啥可说的:逻辑松散的故事线,乏善可陈的老梗,影帝影后儿戏般的表演,即便从好莱坞超级英雄片的类型叙事来说本片也只能算刚刚及格,即便北美版结尾双彩蛋、所有版本复联小伙伴爆笑乱入也不能抹杀本片在影像基本层面的弱势。但是本片就是可以在提前北美一个礼拜开画的海外市场狂卷1.9亿票房(还没算中国...)、烂番茄依旧维持70%新鲜度(截止到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刻),不能否认这个片子一定有它的神奇之处——两个男人,真该做个统计调查到底有多少票房比例是抖森/锤基粉丝贡献的。

 

类型:粉丝电影

     我去看的IMAX首映。前面一整排和后面大半排貌似是被组团来的妹纸们包下了。她们会在开场前大声交流讨论自己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本片的信息,在洛基(抖森)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会发出衷心的赞美,在锤哥裸上身的时候会发出配合的啧啧赞叹,在出现基神的面部特写时会齐刷刷地举起手机屏摄,在影片结束后会一直坐到最后一刻。我当然没有任何贬低这个群体的意思——毕竟,国外的超级英雄电影首映也几乎是由一批最狂热也最忠实的拥趸们构成(甚至会有人身着COSPLAY服装出现),漫画公司也乐得讨好这些衣食父母。本着这个原则,其实对于本片的大致走向就可以猜到八九分:平心而论,本片在洛基和索尔见面后才出现几个兴奋点,那前面的一个小时实在是让人觉得冗长而无聊。本片不如干脆改名叫《索尔-洛基秀》更贴切(因为标题中的反派军团“黑暗精灵”实在是史上智商最捉急外型最不美的精灵族...)。

     在“卖腐”已经成为电影公司心照不宣的行销手段的当下,“雷神”系列更是欣欣然地投其所好。近年大卖的商业大片中,已经有若干成功案例:从《社交网络》到《星际迷航》,从《X战警:第一课》到《霍比特人》......可以理解为什么DC急着开启“蝙蝠侠/超人”的双男主模式。

      《雷神2》实在该愧称自己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电影的第一要义是探讨角色超能力和普世人性之间的矛盾(比如“抛弃战甲的钢铁侠还是不是钢铁侠”,“变种人到底是人类的威胁还是盟友”,“蝙蝠侠到底是救世主还是杀人犯”等等两难的命题)——这一矛盾在本片中显然毫无张力,因此可以说《雷神2》在深度上几乎为零。即便片名中有个“暗黑(Dark)”但暗黑程度还不及《星际迷航:暗黑无界》(Star Trek: Into the Darkness)。即便第二部更换导演班底,由Alan Taylor接手也无济于事——除了有些镜头仿佛重新渲染过的《权利的游戏》片段...一切只为展现这对兄弟的基情服务。

    因此,我觉得游戏规则已经完全改变:已然不能用衡量超级英雄电影的标准衡量它,因为“雷神”系列完全创造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粉丝电影。这个类型的目标观众只想看男主角姣好的容颜、完美的身材和基情的互动,其他的一概忽略。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姑娘们,请坐好,show time! 


造星:角色明星

     本片另外一个突出贡献是应该被写入好莱坞角色营销的教科书。电影史上没有几个可以凭借演反派而闻名全球、获得粉丝无数的明星/演员——抖森先生无疑是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从《雷神1》记者会上险些无人问津的尴尬,到《雷神2》只派他一人就足以在SDCC(圣地亚哥动漫展)上撑场,这个角色蹿红的速度简直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再加上当下作为漫画改编电影圈的大哥、深谙(女)粉丝心态的良心企业漫威公司,特意送抖森来东亚几个国家溜达一圈,面见本尊心花怒放的粉丝们更是用最热烈的尖叫和最强烈的期待来为《雷神2》预热,其实也可以算是“产品不好,宣传来补”的策略(同理可见休叔与挺烂的《金刚狼2》)。单就中国内地来说,几个媒体特稿访下来,现在无人不知这个英国演员是个毕业剑桥、能歌善舞、偏爱莎士比亚的古典范儿好好先生,无人不知他(洛基)在片中和哥哥索尔(演员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与共”的神域第一好基友的关系。

     “雷神”系列的选角(casting)无疑是大获成功的。英国《帝国》(Empire)盛赞了这一点:“如果索尔这个角色交到别人手上可能会呈现出一种很荒谬的状态——一个仿佛在过间隔年(gap year)寻找自我、同时又操着一口鼻音浓重的古英语的神。但海姆斯沃斯很好地在戏剧性和漫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再加上八块腹肌的好身材,海姆斯沃斯先生践行了这个时代贩卖男色的行销策略,并迅速上位好莱坞A咖名单。

     九月份的一期《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杂志曾经做过一个专题:“好莱坞的新A-List名单”。众所周知,好莱坞的“A-List名单”就是明星们的福布斯,是好莱坞最红人的排行榜和风向标。这个“A-List名单”要综合考量演员的性价比(包括外貌、演技、市场号召力等等)。报道中还给出一个案例分析:“十个新晋明星告诉你怎样塑造自我价值”,“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是其中之一。分析中给出一个表格,罗列出各种电影类型(包括系列电影、动作片、严肃剧情、浪漫爱情、喜剧、悬疑和国际合拍片),一个演员能够hold住越多种类的类型,当然身价就越高,这道理很简单。海姆斯沃斯先生从“雷神”系列电影发家,在《白雪公主和猎人》中证明了自己是块演动作片的料,去年他参演的小成本Cult片《林中小屋》是部口碑良好的惊悚恐怖片,最近卖座的新片《急速风流》是部有关赛车的剧情片,另外他正在拍摄的迈克尔·曼新片中和中国女演员汤唯合作也扩展了其合拍片的经验。由此可见,这个澳大利亚男星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爬上“A-List名单”并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以此来弥补演技方面的硬伤。

      而汤姆·希德尔斯顿,本来是为索尔试镜的这个演员,现在已经成为这个系列实质上的第一男主角。在《雷神1》的导演Kenneth Branagh奠定的做作的喜剧风格下,延续了《复仇者联盟》里华丽丽的蠢萌路线,大家都爱这个反派。《雷神1》后的几年里,希德尔斯顿先生又分别在斯皮尔伯格(《战马》)、伍迪·艾伦(《午夜巴黎》)、吉姆·贾木许(《唯爱永生》)、特伦斯·戴维斯(《蔚蓝深海》)的作品中露脸,游走于商业和文艺之间游刃有余。再加上他对粉丝来者不拒的绅士风度,诚然与老乡“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一道,成为英伦新性感明星的代表。这也许是抖森最后一次踏上超级英雄电影的红毯(如果漫威不把以基神为主人公的电影提上日程,但是谁知道呢),想想也是件令人伤心的事情。

     随着系列电影的蓬勃崛起,明星们靠角色走红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小罗伯特·唐尼就把所有角色(福尔摩斯和钢铁侠)都演成了自己(带点痞气的神经质花花公子);“霹雳火”没让克里斯·埃文斯火起来,倒是红蓝紧身衣包裹下的美国队长让这个演员赢得了事业第二春;“星际迷航”的两位主演更是凭借“宇宙第一夫夫”的名头红得发紫......演员再也不是变色龙,他们只要能把一个角色演得人见人爱就足矣。但是穿上超级英雄的紧身衣容易,脱下来却难。脱离了“索尔”和“洛基”的两位男演员究竟日后能在这条星光大道上走多远,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系列:好莱坞新保守主义

     即便《雷神2》本着一切向“卖腐”看齐的宗旨,但有些细节处理得还是太生硬太粗糙了。比如洛基最后怎样绝地生还的影片结尾丝毫没有交待一下的意思。比如母后弗利嘉的葬礼,虽然视觉效果在CG的作用下很美不过情感渲染实在是不够。比如推动影片发展的人物动机没有一次是恰如其分、逻辑充分的。就连从以搞笑为目标的配角(凯特·丹宁斯和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口中讲出的笑话也十分生硬和做作。如果一部叙事平淡无奇、主题毫无深度、更别提有任何艺术方面的造诣的影片能够赚钱的话(本片在北美相对专业的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评分目前59分,还未及格,最高的如《帝国》和《完全电影》给分80,《综艺》给分70,《好莱坞报道者》只给了50,情况可想而知),毫无疑问,在一切向钱看齐的好莱坞,诸如此类的产品会继续被生产。只要还有足够多的观众愿意看锤哥卖肉、抖森卖笑,那么这两名演员在接下来的漫威作品中被召回几乎是确凿无疑的。

     翻一翻未来三年的排片表,高达80%的影片都是系列电影(franchise)。如果一部电影赢得了巨大的利润,那么续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雷神2》为洛基漂白的姿态来看,未来衍生出一部以抖森饰演的基神为主人公的独立角色电影是非常有可能的。

     资深好莱坞媒体人Lynda Obst在最近的一本专著《好莱坞夜未眠》(Sleepless In Hollywood: Tales from the New Abnormal in the Movies Business)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新反常”(new abnormal)。在“新反常”时代的好莱坞,市场反馈比电影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重要。自从“大片”(blockbuster)逐渐成为“好莱坞”的代名词,电影制作成本日益高昂,电影投资商和制作者也日趋保守。没人想冒险在一部没有观众基础的新作品上押宝。漫画电影有忠实的漫画读者做支撑,青春文学改编电影(“暮光之城”系列,“饥饿游戏”系列)有小说读者做后援,翻拍电影(“星际迷航”系列,“星战”系列)有老版粉丝做依托。选角也不再以演技和契合程度作为衡量演员的标准,而唯一考虑的就是国内和国际的市场号召力,然后变着花地做前期宣传推广。这种趋势只会让好莱坞管钱的大佬们越来越依赖票房回报率,而让很多有新想法、新创意的原创影片胎死腹中。本来,原创剧本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加上系列电影已经完全占领市场份额,好莱坞几乎已经走在了新保守主义的路上。

     当今的新新好莱坞已经与80年代具有欧洲气质的新好莱坞渐行渐远。不知未来的电影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年代,会不会把超级英雄大片作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签。

     


PS:最后说一下彩蛋。经验证,国内无论IMAX还是非IMAX都没有片尾彩蛋,只有一句坑爹的话:“Thor will return.”(其实也是废话,谁不知道雷神会加入《复联2》...)而据报道,北美是双彩蛋,并有分析指出彩蛋中的角色收集者(The Collector)将出现在2014年漫威的《银河守护者》当中,并且预示着另一个角色Thanos很可能是《复仇者联盟3》里面的终极BOSS。Anyway,这些都不做准,但是可以作为漫迷们的消遣谈资。感兴趣的亲可以参见这个帖子:http://www.ipeen.com.tw/comment/559230 或者英文版本: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70112/

 

 


处女亮相定终身 ——狄姜二人的银幕脱衣史

$
0
0

 

(我是有多标题党)

 

《独臂刀王》(1969)是张彻60年代末期的作品,主角还是那个“香港第一个百万小生”的“独臂刀侠”王羽,还是一席白衣如雪,剑眉如虹。有意思的是,这部作品也是狄姜第一次合作——虽然都是路人甲,也压根没有对手戏,不过这着实应该在二人的合作历史上小书一笔。

 

严格意义来说,狄龙不算是普通的跑龙套,饰演一个有名有姓的少侠,和反派之一花娘子(林嘉)有短暂的对手戏。多少年后,狄龙还津津乐道地讲起这段故事:这是他第一次获得一个有台词的角色。而对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府人讲官话”的国语尚捉急的狄少侠,生生是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外甥女林珊珊把这句台词念了一千来遍,以至于如今,林小姐还把这句台词记得牢牢。那句词是:“这位小姐快回去,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多少年后,看上了年纪的狄龙访谈,念起这句台词,字正腔圆,完全听不出是广府人讲的。

 

 

狄少侠这个小角色虽然戏份短,不过好歹像个推介新人的亮相。相比而言,姜大卫的角色就寒碜多了——饰演一个守夜的小兵,出场不超过一分钟,一个肩上特写都没有。最后倒是混到了特写——然而是死前的惨状......尸体还摆成一个可爱的POSE......

 

 

从造型上来说呢,狄少侠第一次露脸就大大方方地半裸了上身,胸肌腹肌若隐若现XD 至此开启狄龙在张彻电影中的脱衣史——张大导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狄龙脱衣服的桥段,甚至在后面的很多影片故意设计武打情节让他裸上身......而阿尊同学,我是看惯了他演大侠之后才翻出这部处女亮相看的——一直觉得张彻偏心,为啥偏偏让狄龙脱而大卫却裹得严严实实——在这部《独臂刀王》中,我觉得我隐隐找到了答案:这是姜大卫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露前胸的戏码,排骨身段一览无余......因而后来,阿尊同学就理直气壮地走起衣衫密密的Cool路线。

 

此乃两人在张大导片中的常态,阿龙是膀爷,阿尊则是里三层外三层

《死角》剧照

 

后来,两人第一次做主角拍《死角》(1969)的时候,狄龙贡献了一段长达3分钟的床戏。可惜的是,这部片子票房失利(也许是当年的观众还无法接受这种尺度的银幕挑战,当时离电检分级制出台还有近二十年),狄少侠被迫雪藏半年才再得启用......这部片子中,狄龙是第一男主角,大卫是个戏份不多的男配。狄少侠被休息期间,姜大卫跟着张彻拍了不用脱衣服的《游侠儿》(1970),张彻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目中完美的侠客形象——不必身材壮硕,不必坦胸露乳,不必正气凛然,反而浑身上下充满摩登青年、嬉笑细路的叛逆气质。至此,狄姜两人在张彻心中的位置已然落定。再后来,回来一起拍《报仇》(1970)、拍《十三太保》(1970)、拍《新独臂刀》(1971)、拍《大决斗》(1971),阿尊笑得越来越少,形象却越来越高大。狄龙照例每部里面都秀一下好身材,形象从横眉冷目的暴躁青年、打马扬鞭的阳光少侠到贴起胡子的大反派(《刺马》)演了个遍。阿尊更似经典好莱坞时代的大明星——形象越来越固定,台上也酷,台下也酷。阿龙则一人千面,演技磨练得越来越好。

 

虽然张大导常说自己”一碗水端平“,但看看两人在片子中的表现就猜出个七八分:《十三太保》中,阿龙饰演骁勇善战的十一太保,阿尊饰演万丈军中取人首级的十三太保,张大导用前面十二个太保的语言表现来为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出场预热;《大决斗》中,阿龙饰演英勇正直的唐家义子唐人杰,阿尊饰演飘渺神秘的江南浪子,每次出场必定有一段丝竹主题音乐,宽袖收口衬衫,衬着黑色坎肩,用一支白玉烟嘴抽洋烟;《新独臂刀》和《报仇》中,阿龙戏少,且上来不久就被干掉了,留下复仇的决杀华彩桥段给阿尊。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还会怪张大导厚此薄彼?因为狄姜两人在大银幕上早就被默认为一个最完美的整体,少了哪一个都不是滋味——只有他们两个都在,才是张彻最巅峰的暴力美学阳刚武侠世界。

 

再后来,那个被张彻捧在手心里、万众宠爱的阿尊,23岁就拿了第十六届(1970)亚洲影展影帝——那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亚洲影帝。而那个偶尔被张彻疏忽、却永远在片子里赤膊上阵的阿龙,40岁(1986)的时候凭借出演吴宇森《英雄本色》里的豪哥,而拿了第23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54岁(2000)的时候在和荣少的另一部合作影片《流星语》里,拿了第19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男配。张彻光影中的这对璧人,一个出名趁早,风头红极一时,无人能出其右;一个红得长长久久,令其他华语男星望尘莫及。这两人,早就是华语影坛的一段传奇。

 

 

《地心引力》:作为经典的新标准——视觉奇观?

$
0
0

     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也有一部让人看过之后容易陷入良久沉思、不知该如何与人交流感受的影片。那部影片叫《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有趣的是,两部影片都是关于一个人如何在空无一人的极端环境里面求生的故事。一个男孩,一个女人。也许再几年之前,有另一部片子也让很多观众有同样的感受——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另一个星球,另一个物种,但依旧是关于一个人怎样反抗与求生的故事。

     我们习惯在这些影片问世的时候冠以他们”神作“,“超级大片”,“重量级期待之作”,“电影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等等桂冠——这些赞美的背后不乏对技术的仰望与崇拜。2009年《阿凡达》初次登陆大陆,乘着3D特效的春风,人们惊叹那身临其境的视觉特效,交口称赞,一时间洛阳纸贵。然后,几年之后,观众已经对3D电影毫不陌生——这期间更出现了很多毫无必要制作成3D的影片或者转制3D影片——直到去年,《少年派》上映,人们惊叹技术与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影片又一次成为口碑营销的传奇。在隔年的颁奖季上,《少年派》果然不负众望地拿下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项视觉效果大奖。《地心引力》于今年八月在威尼斯亮相,影评人齐齐表示“惊艳之作”,不吝赞美,致使本片在烂番茄网上保持着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负面评价的奇迹。直到影片最终降临全球院线,所有观众都想争相一看“神作”的“真容”,对视觉效果的讨论也慢慢浮现,为明年的颁奖季预热与造势。

     似乎电影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相似的时代,对视觉奇观渴求得如此强烈——毕竟,并非几个人有机会能切身到访一望无际的汪洋,或者浩瀚无垠的太空,更遑论那根本不在现实中存在的潘多拉星球。这种经验的缺失,一方面让好奇心急剧膨胀,为影片奠定了足够多的潜在市场,而另一方面,则是让批评变得无能为力:观众几乎都全心在理解导演在短短90分钟到120分钟内传递的信息与原理,忽略/发现不了那些与现实有出入的地方——虽然挑刺不是观众的本职工作,但我们可以用“是否写实”作为评价其他影片的一重标准,那么对于奇观电影,同样也可以。《地心引力》已经最大程度地在不损害影片娱乐观赏性的前提下保持很高的写实还原,但小瑕疵/妥协不可避免,豆瓣上有一帖写得详细: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18592/

      而剥开奇观电影的视效外衣,其故事本身的内核有时却惊人的简洁凝练。《阿凡达》关于殖民时代的重述与幻想,《少年派》关于存在主义与宗教救赎的思辨,以及《地心引力》对于人类最原初的求生欲望的描摹。诚然,《少年派》是三者中做得最好的,从思想内涵到意义构建,然而有一点我们需要分辨:《少年派》归根结底是一部改编作品,其中的思想意涵有多少是从原小说中继承来的,而另两者,则是原创剧本,没有深厚的文学作品意涵可供支撑。三部影片都是标准的高概念影片,有最吸引人的故事主线以及最普世的价值内核。

     但是,是什么让它们能够在各自的类型(冒险/科幻)中站出来,博得满堂彩?毋庸置疑,视觉奇观起到了几乎是关键性的作用。这种视觉奇观的营造,已经超出了让观众“观看”的基础标准,几乎是邀请观众完全忘记所处的观影空间,而进入影片所营造的时空当中——我相信,当乔治·克鲁尼对氧气快用光的桑德拉·布洛克说“放轻松,小口呼吸。”的时候,电影院里面的多数观众几乎是一样照着这个标准做的。影片中设计了很多主观长镜头,纪实地将观众带入主人翁视角——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在远处“窥淫”影片中发生的内容,他们已经身临其境,和主人翁感同身受。这种体验式的观影,似乎将电影的娱乐层次又提升了一级,人们愿意掏钱去体验90分钟的太空漂浮,赢得票房大捷是情理之中的。

     如若让我从叙事角度评价《地心引力》,其实我能想到的东西很少很少。这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求生故事,每个叙事段落都精炼地被划分为几乎是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十分钟一个大高潮,90分钟的片长并不长,所以观众最终都会意犹未尽又心满意足。而其中几个抒情的桥段,也花足了时间把气氛酝酿到位。桑德拉·布洛克在“太空”落下的一滴泪让很多人相信:原来科幻电影也能让人感动到落泪。

     视觉奇观究竟能不能成为一个评判“经典”的标准?换言之,《阿凡达》或者《地心引力》这样时下的“神作”究竟能不能跻身“经典”之列,被后世的电影研究者反复观摩把玩?我没法回答。但这些却给我一种感受:电影似乎又回归了那个对技艺强烈崇拜的年代。电影从来就不是一项单纯的“艺术”,反而时时刻刻被技术/匠艺提醒着自身的存在。但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是否能够因为技术的先进惊人而一直做出妥协,包容艺术层面的收缩简化?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与其他影片存在基本影像层面区别的视觉奇观电影,我想这是一个再需要时间去揭示与验证的问题。

 

PS:最后来说两句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我观看的是被称之为“RealD 6FL"的放映标准。简单说就是把普通的3D影片放映亮度提高,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亮,细节看得更清楚,色彩看得更鲜亮。双井UME的这个IMAX厅,我去年也恰巧在《少年派》做前期宣传的时候造访过一次,看到了李安导演带过来的几个片段,当时的放映标准应该也是这种提亮的效果,让我印象很深刻。诚然,色泽本来就艳丽动人的影片被提亮之后,整体观感更为震撼。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既然已经主打了这张视觉奇观牌,既然已经斥巨资将影片打造为一场视觉盛宴,那当然是要尽最大可能地把放映设备也提升到能够愉悦观众的水平,这样才不枉电影创造者创造出的“视觉奇观”。

 


《风暴》:“港片已死”时代的寓言

$
0
0

     《风暴》是一副好皮相:枪战戏够狠够劲,一比一重搭时代广场附近的街景,警匪街头巷尾大肆火拼。CG效果的辅助下,中环地表塌陷,维多利亚港上山雨欲来风满楼——《无间道》之后第十一个年头,香港导演的作品中终于又开始玩枪、歃血,子弹横飞,警匪恶斗。但后“无间道”时代的香港警匪片再也抹不去“双面卧底”的符号印记,所有人物再也不能生活在非黑即白的单纯世界,每个人都在灰色地带天人交战,不管谁主沉浮,终究没有赢家。 

     《风暴》被誉为“内心戏与动作戏并重”的名头绝对没错。戏剧矛盾强烈的人物关系绝对不亚于《无间道》,而如果说《无间道》是双线并行,共同吃重的平行线,那《风暴》更像一个以华仔饰演的警官吕明哲为中心的同心圆——影片的核心在于吕明哲这个人物的分裂蜕变,换言之,吕明哲这个角色内心自我分裂出刘建明和陈永仁:一个奉公守法,原则为先;一个以暴制暴,血债血还。一个要做一个好警察,一个要做一个好兄弟,可惜,这两者在某些时候,无法并存。

     林家栋饰演的陶成邦应该算一个和吕明哲相对立比较的故事线,最重要的一条辅线。不过这条辅线更简单纯粹:一个古惑仔为了一个心爱的女人想做一次好人的故事。简单,但说得通,也够煽情。

     本片到底是在说正义与法律到底何者为先的问题。香港一直自诩为华语社会一个最依法办事的地方,承袭自大英帝国的民主与法制之风,让这个城市里的市民相信自己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让警察相信法律可以代替警棍伸张正义。但是,即便最接近完美的制度,仍旧有可以被对立方利用的破绽:没有证据便不能受到法律制裁。曹楠(胡军 饰)和吕明哲玩得正是这样一个猫鼠游戏。胡军演绎出了一个穿西装的悍匪,凶狠而嚣张,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吕明哲步步后退,钢牙咬碎也要依照法律程序把他送上审判台。这时候他是一个正直却软弱的好警察。线人(姜皓文 饰)和女儿的惨死是压下来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此之后,情势急转直下:制造伪证,见死不救,欺骗,私欲,邪念,吕明哲内心开始分裂,法律的神圣开始模糊,复仇的欲望开始清晰,好警察开始隐去,好兄弟站出来,衬着背后的腥风血雨,大开杀戒。

     其实,正义本身就具有双重性:程序的正义性抑或目标的正义性。这也许是自从法律学诞生以来就未停止探讨的问题,却永远不会有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影片创作者把这个议题放在风暴降临前的香港,高压气旋让这个城市笼罩在一片紧张而阴郁的气氛当中。影片最后,中环地表裂开,整个城市一片狼藉,我看得内心竟然有一种放肆发泄的爽快之感:香港再不必是那个被好莱坞机甲战士和怪兽打斗的战场,它被自己人打造成一个火拼后的废墟,一座人性沦陷的伤城。简直是令人震撼的自毁美学。

     《风暴》看得我有点伤心。看52岁的华仔穿着重案组制服,被“主角光环”笼罩,一次又一次跳楼、格斗、爆破、中弹,跌倒,再爬起来继续追,继续打,觉得好辛酸。站在膀大腰圆的胡军面前,这个曾经让多少女人不知怎样爱他才好的“四大天王”之一却显得那般瘦弱,疲倦,衰老。就像站在新兴的、蓬勃的、财大气粗的大陆电影市场面前,香港电影就像一个又瘦弱又无奈又有点不知所措的老去之人。那一瞬间,我再也无法回到剧情里面:这个故事似乎变成了一个当下港片现状的巨大寓言。

      今年是CEPA签订十周年。这是香港影人北上的起始点,是香港电影史无法忽略的转折点,是媒体拿来说事儿的大背景,是学者研究无法忽略的意识形态。这个条约到底给香港电影带来了什么,又让它失去了什么,这不是一篇两篇文章能探讨得清楚的事情,也不是这篇文章要探讨的主题。但近半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逃出生天》、《扫毒》、《风暴》等先后上映,构成的这个奇妙场域实在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这个时代华语电影的现状:青黄不接的香港影坛,每年不知要看到几次刘青云和古天乐在大银幕上演对手戏,华仔这把老身板还要在大银幕上上蹿下跳,“用绳命在演戏”,靠这些老面孔撑场观众终有一天要厌弃的,而若像徐老怪一样与时俱进换上一批两岸三地青春偶像派的阵容,又真真让人觉得剧本和表演完全两层皮,好的创意想象几近毁在僵硬的面部特写和生硬的台词中;近几年被指责“北上圈钱”被骂惨的香港导演们,极力想在大陆市场和港片特质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平衡,他们似乎终于觉悟到:只有回归传统似乎才是有效的救市之道。大陆观众真是奇怪:他们好像不喜欢水土不服的讨好迎合,他们反倒喜欢那些粤语絮叨中的港式风情,那些飞溅的血浆横飞的子弹,不管不顾的打斗、火拼、耍狠、毁灭。因而,“致敬”变成当下港片必不可少的元素,“情怀”前面开始加上“贩卖”这个动词。

     我是个生在90年代之后的人。我从没亲眼见证过港片最辉煌的那个年代,港片也不是我的所谓“青春印记”。我和它的关系很疏离,“情怀”于我(或我们这代人)而言几乎毫无意义。但我看过邵氏最辉煌时的那些作品,看过香港新浪潮作品中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灵性与才气,看过香港电影那惊人的模仿能力和复制成功的效率,我喜欢那个年代的率真和大胆,也对那些在现在看来粗制滥造的布景、做作生硬的演技和洒狗血的台词忍俊不禁。也许是那份疏离感让我可以毫无顾虑和私心地看待过去和当下的香港影片。

     我开始喜欢上香港电影的时候,大环境(影评人、媒体)总是反反复复告诉我:“港片已死”。其实我想反问:so what? 难道被宣判死刑香港导演就再也不拍电影了?怎么可能。它只有不断地自我修正,直到观众和影人达成妥协。再恨铁不成钢,一切也回不去了。换言之,即便再拍出一部一模一样的《英雄本色》,也不见得会多多少赞誉少多少骂声——那句老话,时代已经改变了。

     观众永远的挑剔的,也永远是怀旧的。而在这个电影工业里工作的人,他们不能沉湎于过去,他们只能向前看(或者向钱看)。从六七十年代,香港影人集体无意识地处理“南来”的政治幻想,再到八九十年代,在经济的逐渐腾飞中处理这个国际大都会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市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再到“九七回归”、“金融海啸”之后,再到CEPA之后,香港影人不得不开始处理他们与大陆的关系。

     我想,也许可以辩证一点地看待这些变化:“港片已死”也许未尝不是件坏事。也许不需要多久之后,“港片导演”这个称呼就会慢慢淡去,换上一个新的身份:华语导演。从金马五十的姿态来看,谈融合谈共生比谈竞争谈差异更令人愉快,更让人有希望。当然,就“港片”是不是“已死”这个命题都还存在诸多商榷之处,而这种种变迁带来的影响与变化,想给它们下个定论还为时太早。我们需要时间来验证这些事情。

     我只知道,《扫毒》尽管有些地方过分矫情,但我还是有被那几乎有点幼稚的兄弟情义打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尽管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那些瑰丽的视觉效果和让人惊艳的想象力还是让人心悦诚服;《风暴》尽管有些地方用力太猛,逻辑不够通顺,但那份奇巧的构思和试图在一个常规类型中讲出新意的尝试已经令人满意了。比起挑刺,我似乎更喜欢看到乐观的那一面。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虽然只兴盛了七八年,但它对日后的电影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国新浪潮也只不过风靡了六年而已,但对世界范围内电影的启示却是永久性的。香港电影最风起云涌的时代虽然已经濒临结束,但不愧对“东方好莱坞”的名号,它留下的美学意义和历史价值似乎不能是“港片已死”四个字能够终结的:它早已融入华语电影的基因中。

     扯得已经太远了,我也不准备回到《风暴》影片本身了,总之是值得一看的片子啦。最后再说几句私心的话,我想促使我真正下决心开始系统了解香港电影的原因是我的“香港电影研究”课老师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想知道你们对于三四十年前,那个远在他方的小小岛屿上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样自己的看法。”而当下,这个小小岛屿的命运对岸那片土地开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走了足够的弯路之后,我相信两者可以找到一种合适的良性互动方式,开创另一个辉煌的时代。

 

电影与我

$
0
0

​    


    我出生在苏联解体前的几天,换句话说,几乎是出生在一个历史剧烈变革的节骨眼上。虽然到二十岁以前我几乎都无法用肉眼看到这种变化,因为我会以为这个世界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我三岁的时候,时隔数十年后,中国又一次开始拥抱好莱坞:1994年起,中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影片,第一部是《亡命天涯》。1995年引进了十部,其中一部叫《红番区》,成龙演的。我都不懂为什么我那么小就认得“成龙”这个人,只能说大哥实在太有名。我在电影院里看的这部片子(虽然我多年以后才回想起是这部影片),和我老爸。那次经历实在不能说是愉快。首先我根本看不懂剧情——甚至现在想来这种打打杀杀的影片实在该用PG-13把我挡在影院门外,不过我那喜欢看电影又不得不看小孩的爸爸就带着我去看了。然而,那次,我记得好清楚,我们没看完就跑出来了:因为我们闻到一种什么东西烧焦了味道,我机敏的老爸当机立断就把我抱出来了。多年后我猜想是不是胶片或者放映机烧起来了,但也许并不是,因为第二天当地新闻没报道火灾事故——这似乎奠定了多年后,我看昆汀的《无耻混蛋》的时候,对那场剧院大火是多有身历其境感。

    那时候,电影院还不叫电影院,叫文化宫,压根没有商业院线,只有事业文化场所。长大之后,我妈告诉我,她和我爸约会的那会经常去看电影。我问她看过什么,她却都不记得,哎,果然年轻人呀XD!

    九十年代中期,电视走入家家户户。我也一样每天故意慢慢吃饭,守在饭桌旁边看《动画城》,《大风车》。看古仔和若彤姐姐的《神雕侠侣》,吴启华的《倚天剑屠龙刀》,看古龙的《武林外史》、《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看大眼睛的小燕子,看快乐大本营,有时候还蒙着被单在家里扮古装,是典型的“电视儿童”。随着电视进入我的好奇的少年岁月的还有录像机。我倒是没有很多人所谓的“租碟时代”,可能因为那时候太小,对录像厅和租碟店有点不好的刻板印象。但我姨妈是港迷,有好多华仔、学友的音乐录像带,我就和我表姐看啊看,以至于我好小就会唱《忘情水》、《冰雨》什么的。

    不久之后,就有了VCD机。这是一个神奇的年代。我爸这次赶上了潮流,早早在家里购置了VCD机。我那时候对电影还没什么兴趣,对迪士尼却是忠实拥趸。我敢说我看过那个时期所有的迪士尼作品,从《白雪公主》到《风中奇缘》(果然符合那个年龄的“公主病”口味)。我老爸嘞,则继续在他酷爱的动作惊悚片路线上前行。大概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无所事事地跟我爸一起看一部电影,那部电影讲述一个邪恶的科学家把一个被谋杀了中学生迈克的大脑移植到了一只变种霸王龙身上,然后这只恐龙就有了智慧,也有了人类的感情。它跑出来一边祸害人类,一边找寻迈克的女友......不要问我结局,因为我根本没看到结局就吓跑了!那个还相信有鬼的年龄,这种恐怖真是足够让我一个礼拜不敢晚上自己去上厕所......最近我才查到那部片子叫《雷克斯暴龙》,是一部现在看来典型的Cult B级片!我老爸真是有品味!不过从小就这么吓唬小孩真的大丈夫么啊爸!

    所以,你看,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接受着好莱坞影片的陶冶(恐吓)。后来上小学了,第一次明晰记忆在电影院看的片子八成了半个中国的小学生都应该看过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是哪个教育局的英明领导相中了这部影片,并大力将它推广到小学生群体中间。我实在要向这位领导表达我最真诚又深厚的敬意和谢意。那种精彩程度真是当时我的文化水平无法表达出来的。

    再后来,千禧年来临(我也不知我为啥没在当年看过《黑客帝国》,也许我爹妈觉得那是我智商无法承受之重,就撇下我偷偷看了...)。2000年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岁),看了《卧虎藏龙》,是真的哦!和我奶奶一起看的!现在我猜测应该是这片当年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实在是华人世界普天同庆,所以市里就组织事业单位观摩此片,我妈正好有单位发的票,所以就让我和奶奶去了XD。电影的情节,在我上高中以后重看的时候完全没印象,唯一有印象的貌似是玉娇龙和罗小虎在大漠洞穴里做那事儿的镜头(怎么会这样)......我也不懂我奶奶看懂了多少,今年过年回去找个机会问问老人家还记不记得XDDD。

    我在文化宫看的最后一部影片是《魔戒2:双塔奇兵》。将近三个小时的剧情我竟然完全不觉得长。看了一遍之后,又拖着我爸妈一起又看了一遍(从小就知道二刷的重要性)。之后,奥兰多·布鲁姆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第一个欧美墙头嘤嘤嘤。那个从小跟我一起看《神雕侠侣》、刘德华的表姐当时嘲笑我“喜欢白毛”,听着真是来气!不过现在看来我真是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荼毒比她早多了...后来她去学了中文我去学了新闻(这丫有毛关系)...

    后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好来“虎”卷土重来,中国电影业市场化,商业院线又开始兴起。那会我上初高中,一年大概会去电影院五六次。每一次都是全家出动,看电影似乎变成了一种家庭聚会的仪式。每次我都好用心地翻遍最近几期的《看电影》杂志,然后挑一部觉得十分不错的片子拖着老爸老妈一起看,大多数时候选的片子还是令人满意的,也有几次令人失望。那时候,我对国片和好莱坞影片之间还没有明显的态度倾向。

     直到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2007),初中同班最好的一个姑娘让我陪她一起去看《变形金刚》。我那时真是不屑一顾,以为一个动画片改编的电影有啥好看。但是看完之后我就被洗脑了。我们坐在第一排,完全被剧情吸引住了。看完好几天都不断回味。之后又去二刷、三刷了两次。我真挚地对大片开始充满崇拜情结。

    高中时候发现了两家很不错的卖盗版碟的音像店。每次去都不能空手而归。跟老妈讲为了学英语(借口),每周都能看上一部好莱坞影片。有时候暑假在家,一天发狠起来要看四部。当时也不会挑片子,就是看剧情,看明星,看看看就看出点门道,就认识了好多同龄人叫不出名字的好莱坞明星。学习紧张,就趁爹妈不在家的时候偷着看。也有好多看不懂的片子,有印象的那部,叫《暖暖内含光》。高考之前甚至一度想去一些专业院校学导演。我庆幸我学了文科,最起码那些教科书帮我建立起一个系统(但不一定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这对于日后把电影扔回时代背景中理解还是挺有作用的。

    再后来,就上大学了。导演梦告一段落(并未破灭)。现在想来这个逻辑真是天真:电影是媒体,新闻是媒体,所以两者还是亲戚呢!但是我现在觉得非常幸运的是,上大学让我有机会长时间盘踞在大帝都,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城市,亲身体验着这四年来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走势和脉搏。大学四年我过得十分随心所欲,上喜欢上的课,不喜欢的课敲掉去看电影,甚至为了一场电影讲座敲掉一节专业课。所幸老师们带我不薄,这样任性而为的结果却是成绩还看得过去,我真是感恩戴德。大一把京城玩了个遍之后,大二开始稍微思考一下未来。稍微理智地读了一些理论书,觉得很好玩。电影也以一年五十部左右的速度慢悠悠地看着。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去台湾交换。我敢说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期。我在台湾修了几门有关电影的课,外国电影史,电影视听语言。教外国电影史的李亚梅老师是连续几年金马奖评审团的成员,偶尔上课还跟我们调查大学生对一些院线片的看法,觉得自己离电影这个行业那么得近。满台北看电影。新光三越的威秀影城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几条街外就是诚品书店。美丽华除了有摩天轮,还有据说是台湾最大的一块IMAX。光点台北令人流连忘返,前几日听说张震在那里举行了婚礼,真是羡煞人也。台湾是那样一个与电影紧密相连的地方,走在《悲情城市》的九份,走在《艋岬》的剥皮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影展,受到相当大的震动。

    欧美国家的电影课也稍微上过一点。在BFI看了各种英国的老电影。在UCLA领略了五十年来美利坚酷儿电影的历史。边走边看,边走边想。

    大学以来几乎做的每篇学术论文都是和电影有关的,不管什么课。我多么感谢我的老师们,他们从不否定我,告诉我”这是不合规矩的“来打击我的信心,反而是提供给我很多帮助。我的朋友几乎也都是看电影的人,和他们一起看电影是开心的,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吐槽过于频繁而被前后的人投以嫌弃的注视...

    最近开始接触香港电影。被7、80年代的香港电影彻底迷住了,惊讶地发现原来华语电影原来那么美,之前真是太无知。在美国的时候,一个妹纸问我毕业之后的方向,我想了很久,告诉她,还是要回来做华语电影啊。不管走了多远,最后还是要回到根植的文化源头才行。闭目塞听可怕,忘本更可怕。有段时间很迷戴锦华,高山仰止。但后来更迷焦雄屏,可称之为”大影评家“的人。她们虽然都在做电影,可是多有不同,一个用西方后精神分析理论重构华语电影美学,一个在各大电影节上把华语电影带到了世界面前。她们虽然从事的领域不同,但是都很值得人敬佩。

    再后来呢,就什么都还没发生,却什么都可能发生。现在在尝试做电影节,是一只再菜不过的菜鸟,深刻领会了为什么说电影节工作者是”电影业的服务生“这句至理名言......

    我爸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看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动作片,我们互相嫌弃对方的品味,在家里,我们的DVD是分开放的XD。我妈是我和我爸中间的墙头草,她跟着我爸看《速度与激情》,也跟着我看《冷山》,有时还拉着我跟她看《暮光之城》,看完之后愤愤地说”越拍越难看!“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之所以看《侏罗纪公园》看《环太平洋》之类的兴奋地蹦来蹦去,也许全仰仗我爸小时候对我的熏陶和培养,我要感谢我老爸XDDDDD....

    我属于结结实实地生长在好莱坞电影时代的一代人,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好莱坞电影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大众文化多么迷人!我太熟悉这个语境。在这个大时代面前,所有的言论都显得很渺小。不过,我欣然接受这种渺小。如果真是李安导演所言,有那样一个”电影之神“,我想他/她会看到每一个迷影之人为其付出的爱。

    这就是电影与我的故事。

-FIN-

关于软文这个事情

$
0
0

     我向来是不啻用最激赏的词汇来表达我对一部商业片的喜爱的,前提是它真的是一部我的价值判断中,好的商业片。但是赞美商业片多了,难免有人跳出来说,“你写软文!”

     我倒不是气不过这件事情,只是突然引起我的思索:软文到底是什么。软文,根据百度百科,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由专业宣传人员撰写的“文字广告”,特点是把宣传内容和文字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软文”一词在MBA里面不带有贬义色彩,只是一种市场策略。当下,“软文”大肆进入社交网络,有时着实很难从表面上和其他个人观点性文章分别开来。“软文”和“非软文”的根本却别在于:是否受到商业机构的影响,简单说就是作者是否收了发行方面的钱。如果这是“软文”和“非软文”的唯一区别,我可真是没办法为自己辩白了,扯着嗓子喊“我没收钱”也会有人不信。但这并不困扰我:因为我觉得写一篇自我满意的好文章所得到的满足感是无论多少货币都无法比得上的。

     中国的影评领域很混乱,这是毋庸置疑的。不似欧美成熟完善的影评体系,没人习惯性阅读大报的专栏影评,没有绝对权威又能靠写影评自给自足的职业影评人,影评人和观众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并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写手开始做广告公司该做的事情。在这个奇怪的场域里面,利益横飞,很多谎言,很多欺骗,很多软弱,很多迫不得已,很多良心蒙昧,很多受害者,很多得利人,这是没法避免的,这是现实。中国观众阅读影评的最重要目的(当然不是获得文学性的享受),是得到消费导向。软文带有宣传的导向性,但并非带有导向性的文章都是软文,不然大家写文章就都不要有观点好了,有观点就有评价,有评价就有导向。

     批判不等于批评,影评不等于只挑电影毛病。我向来以为认同也是一种批判,是在考察了影片优缺点之后得出的一种偏肯定的态度。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想真心实意夸一部影片(尤其是商业片)都很难,写得太感性就有人说你是脑残粉,即便有逻辑也有人说你是写软文的。

     指责一个作者写软文真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了,没有任何成本,又杀伤力大。“写软文”是一件难证伪的事情,同时观众好像从来都不会质疑这个说别人写软文的人,反而觉得他/她是打假捉奸的“英雄”。即便作者蒙屈,也不会得到道歉。这种行为是无形的,别提法律惩处(侵犯他人名誉权),也许连道德批判都做不到。我也多想随口就说别人“写软文”啊!但是我不能,因为我知道这件事情对真正在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是不公平的,是会伤害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的,是对构建一个自由言论的空间没有益处的。

     观众虽然没有义务从那浩如烟海的影评中甄别软文,但一个成熟理性的电影观众应该有能力分辨出它们。虽然当下软文的写作手法越来越高明,但随着观众群体的成长、电影市场各项环节的完善,纯粹宣传性的“软文”和观众群体中的意见性文章会慢慢划分开来,毕竟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绝不仅仅是几篇软文,而是电影本身的品质。所有人都不该低估观众们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的。

     所以,就是这样。我们的市场还走在一条探索和建设的路上,得包容各种不完美,得给它一些时间。并且,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并非为图金钱而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安德的游戏》:安德·维京与哈利·波特

$
0
0

 

    首先得说我并非原著党,但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打个比方,进影院时我抱着看《暮光之城》的心态却收获了一个《饥饿游戏》的观感,甚至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环太平洋》的High点。

    从改编影片中依旧可以感受原著小说的世界观与大格局:依旧是关于不义战争的反思,关于战后创伤的反思,关于精英主义的思辨,关于殖民与文明演进的思辨,关于种族之间对抗与融合关系的探讨,当然,最普世的,这依旧是关于成长与选择的议题。最先吸引我的是对男主人公的设定——这是一个积极进攻型的英雄/主人公(hero),和“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截然相反的一个形象。额头上有闪电伤疤的哈利是一个消极防御型的英雄/主人公,他的“救世主”身份是从出生那一刻就被迫赋予的,是他英勇的父亲母亲和他出生时所处的那个乱世所强加在他身上的,他没得选择。尽管他在一个世界(魔法世界)里名声显赫,但在他最初身处的世界(麻瓜世界)他却是被边缘、被忽略、被排挤的。当他进入魔法世界,他必须活在众目睽睽之中,让自己变得强大,变成一个真正的“英雄”。哈利·波特最常纠结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我?”而这些在安德身上,则是完全相反的,安德只会问:“我该怎么做?”。小说第一章题为:“Third”(第三个),安德是家中的老三,是在哥哥和姐姐都失败之后的一个替补品,他不许自己再失败,他不能忍受那所带来的羞耻、尴尬与失望。他似乎是个天生的战争天才,他有敏锐的直觉与冷静的知觉,他能够思敌人所思,故能常立于不败之地。他的被孤立某种程度上是哈里森·福特饰演的格拉夫上校创造出来的,孤独是成为英雄领袖的必修课。个人的强烈意志与外界的严苛训练打造了这样的一个救世主。

     这是尼采“超人哲学”的实践案例,超人是具有强烈生命意志的人,从逆境中汲取能量,展现自我才能,主宰平庸之辈,创立新的时代与价值观念。《安德的游戏》向前又迈了一步:毁灭不等于胜利,沟通与共生才是不义战争追求的正义目标。“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取得胜利的方式”,我深表认同。在我看来,任何战争都是不义的,不论抱着怎样的目标与动机,最好的结果只是把伤害缩小到可承受并得以重建的范围之内。

     从电影本身而言,我还是很享受IMAX的视听观感的。大量的对称构图机具简约又恢弘的美感,训练场的视觉奇观也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失重之感。“变形金刚”系列的配乐师贾布隆斯基为影片营造出的壮美又雄浑的音乐氛围,紧张又不失深情。阿巴·巴特菲尔德的表现极为出乎我的意料,他已然从《雨果》中那个粉嫩却有点木讷的男孩成长为一个身材修长,目光坚定的男人,一双蓝眼睛依旧清澈冷峻。阿巴表演出的安德,不似普通青春期男孩的嚣张叛逆,而是拥有强大内心和深沉定力的王者风范。两位女主角海莉·斯坦菲尔德和阿比盖尔·布林斯基也都是小小年纪就曾被奥斯卡认可过的女性新秀,辅以老戏骨哈里森·福特、本·金斯利的助阵,这等阵容呈现出的表演是精彩并令人信服的。少男少女们之间的情感表露也十分自然动人,而不似其他同类作品中的做作而尴尬。最后再容我花痴一句,三个年轻演员的脸即使在22*16的大银幕上依旧那么经看,实在是很期待新一代好莱坞年轻演员们的无量前途啊!

     Anyway,衷心推荐,这是一部观感愉悦,值得在大银幕上观看的爆米花电影。

 

《杰克·瑞恩:一触即发》:经典重置,蓄势待发

$
0
0

     甭管本片的海报有多么丑、预告片有多么不吸引人,我必须说,这是值得一看的一部优质爆米花电影。

(这款海报真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丑......)

     也许许多人进影院之前的预期和《碟中谍》差不多,特工,恐怖分子,CIA高层,误搅进局的妻子,满世界跑地取景(真别说,上一部《碟中谍》也在莫斯科取了景,还顺便炸了克林姆林宫......),专注黑老对头俄罗斯......嗯,但是,杰克·瑞恩是一个不太一样的“特工”,这让两部影片在基调上显得很不相同。

     杰克·瑞恩何许人也?恰好在本片定档之时本人翻维基百科摘录了一些信息,拉在下面,可供感兴趣的亲参考:

     http://i.mtime.com/Sophielovemovie/blog/7685576/

     简言之,汤姆·克兰西笔下的“杰克·瑞恩”是一个可以和邦德系列媲美的美国本土特工英雄系列小说,当然也曾三番五次被搬上大银幕。克里斯·派恩是该角色的第四任人选(本·阿弗莱克也演过这个角色,惊讶吗)。我虽然没看过原著小说,不过从整理资料来看,杰克·瑞恩是个高智能型的特工形象——毕竟能在华尔街混得风生水起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更不用说名校毕业,辅修学位,更成了客座教授,最后甚至当上了美国总统(当然,这是后话)。插一句小细节:原著里面说瑞恩是在波士顿大学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在乔治镇大学攻读历史博士学位,但影片开头貌似暗示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另外,原著中凯西是在杰克到了华尔街之后才结识他的,不过影片中改为他们在杰克康复治疗期间一见钟情;诸如此类的小细节多多,不知改编者为何这样故意为之——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毕竟这部重启系列的目标观众并不仅仅是小说的死忠粉。电影也有许多遵从原著的设定:比如杰克非常熟悉历史知识,隐含他曾辅修历史的背景。迎合当下重启系列全部年轻化包装的潮流,在这一点上,这一部无疑是成功的。

     本片的大结构非常明晰,几乎可以分成几个简单的桥段(sequence):读书期间的“9·11事件”/阿富汗意外受伤/康复与恋爱(序章)--华尔街工作(起因)--莫斯科惊险之旅(发展)--阻止曼哈顿恐怖袭击(高潮)--危机解除夫妻相聚(结果)。能如此明确地划分出大脉络的商业电影一般都是认认真真按类型讲故事的,不会出大的偏差。序章简洁梳理了杰克·瑞恩的前情提要,很简练,但信息量足够。中间三个桥段几乎都采用平行剪辑,节奏紧凑,扣人心弦。尤其是莫斯科惊险之旅这个部分,从杰克第一次在酒店和杀手搏斗,到和反派斗智斗勇的晚宴,再到疯狂追救妻子的追车戏,都高潮迭起,十分出彩。导演肯尼斯·布拉纳在片中饰演大反派,他导筒下的莫斯科夜色呈现出一种神秘迷人又危机四伏的别致美感。结局也一笔带过反派的死和小夫妻相聚的温情,毫不拖泥带水,很利落。

      杰克·瑞恩和凯西·穆勒是自史密斯夫妇之后最让我欣赏的银幕特工夫妻,凯西虽然不是打女,但是深明大义、机敏知性的女性角色特质为本片增色不少。凯拉·奈特莉确实被拍得很美,她以前浓重的伦敦音在本片里几乎已经听不出来。她第一次在医院门口和杰克告别的时候,俏皮地用一句“See ya!”打趣身为美国人的杰克,可爱极了。另一个被拍得很美的当属(被网上妹纸们戏称为)“派拉蒙一枝花”克里斯·派恩。暂别“企业号”的这位蓝眼睛的年轻演员终于用这个角色证明了自己即便不用装疯卖傻扮酷搅基也一样可以hold住一部动作片。在派恩的演绎下,杰克·瑞恩不是一个享受枪林弹雨、一边插科打诨一边出生入死的超级英雄特工,他是一个被迫半路出家、心中藏着恐惧的特工。第一次杀了人,他会无法克制地颤抖;偷取数据时,他会满头大汗;撒谎的时候,他会磕磕巴巴;妻子被挟持的时候,他会暴跳如雷。他是个不够合格的特工,但确实一个真实且令人信服的角色。古典气质的奈特莉和加州学霸派恩倒是促成了一种很和谐很温馨的化学反应——这绝对比女友小白且只会尖叫哭泣,或者每集都要新换女友的设定新鲜多了。

    顺便八卦两句克里斯·派恩的“学霸”前科:派恩出身演艺世家,但却悠哉悠哉地一直念到本科毕业才出道,本科就读的还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英语文学专业(乖乖,只要有申请美国大学文科专业经历的童鞋都会懂得:加州伯克利是一个令多少人羡慕嫉妒恨的存在),还有那张惨不忍睹的毕业照在网上流传甚广。不同于英国艺能圈半数以上都被牛津、剑桥包揽的状况,“伯克利之子”派恩在美国圈内应该也可以算作排在娜塔莉·波特曼、马特·达蒙这些“常青藤之子”之后的学霸了。

克里斯·派恩的伯克利毕业照

     好吧,我得掩藏起我是CP脑残粉的身份,继续聊这部电影。不同于高度不真实、喜剧元素突出的“碟中谍”系列和“邦德”系列,不同于主打基情的“复仇者联盟”系列,除了几个调侃中俄民族的小笑话之外,《杰克·瑞恩:一触即发》这部片子,在我看来,采取的还是一种比较严肃的态度。动作戏部分不算太多,不过风格倒是有点像走写实派路线的“伯恩”系列。中间那些逻辑推理经不经得起推敲我也不知道——片中一开始大量闪现数据信息表格我就有点跟不上思路了...真想模仿杰克的上司哈珀说一句:Talk to me as I'm an idiot,不过导演毕竟会在接下来几秒里面给你一个让你听得懂的结论。好吧,我买账了。

     曾经我会感慨:阿汤哥都五十岁的人了,还得在迪拜塔上上蹿下跳地拼命,难道好莱坞动作男星就这么后继无人?新版“杰克·瑞恩”给我一颗定心丸。从《公主日记2》里面的奶油小生走出来,到《倒霉爱神》、《盲目约会》里面的邻家Mr. Right,再到《特工争风》里面的花心帅哥,偶尔在大导演的片子里和老戏骨配戏(托尼·斯科特的《危情时速》里他和丹泽尔·华盛顿搭戏),偶尔在独立电影中演演混蛋(《末日病毒》),最终到J.J.阿伯拉姆斯重启“星际迷航”系列的宇宙舰长。如果“杰克·瑞恩”被顺利发展下去,那么派恩手中就捏着两部非常有分量的系列电影(franchise),爬上A咖名单是迟早的事情。紧接下来还有一部罗布·马歇尔(最会拍歌舞剧的好莱坞导演)的迪士尼音乐剧电影和一部和克里斯托弗·瓦尔茨一同出演反派的影片即将上映,好莱坞当红炸子鸡的星途似乎才刚刚开始。我其实还蛮期待下一部的“杰克·瑞恩”。虽然杰克·瑞恩不是伊森·亨特,但我们可以期待,克里斯·派恩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个汤姆·克鲁斯。

德国这版似乎能好看一点?
Viewing all 6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